愚鲁。《说文》:“顽,㮯头也。”段注:“凡物之头浑全者,皆曰㮯头。……故以为愚鲁之称。”《尚书·尧典》:“父顽,母嚚。”注:“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
1.通“忨” wan
〔例〕 《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顽通“忨”。《说文》:“忨,贪也。”
顽,疑母、元部;忨,疑母、元部。疑母双声,元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原” yuan
〔例〕 《左传·襄公七年》:“郑伯髠顽如会,未见诸侯。”《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均作“郑伯髡原如会,未见诸侯。”顽通“原”。
顽,凝母、元部;原,疑母、元部。疑母双声,元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3.通“貪” tan
〔例〕 《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顽,《汉书·王吉传》作“贪”:“孟子云:‘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后汉书·王畅传》引《孟子》亦作“贪”。顽通“贪”。
顽,疑母、元部;贪,透母、侵部。疑、透准旁纽双声,元、侵通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4.通“遺” yi
〔例〕 《书·多士》:“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顽,《史记·周本纪》作“遗”:“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顽通“遗”。
顽,疑母、元部;遗,余母、微部。疑、余准旁纽双声,元、微旁对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分享到:
1.通“忨” wan
〔例〕 《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顽通“忨”。《说文》:“忨,贪也。”
顽,疑母、元部;忨,疑母、元部。疑母双声,元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原” yuan
〔例〕 《左传·襄公七年》:“郑伯髠顽如会,未见诸侯。”《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均作“郑伯髡原如会,未见诸侯。”顽通“原”。
顽,凝母、元部;原,疑母、元部。疑母双声,元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3.通“貪” tan
〔例〕 《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顽,《汉书·王吉传》作“贪”:“孟子云:‘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后汉书·王畅传》引《孟子》亦作“贪”。顽通“贪”。
顽,疑母、元部;贪,透母、侵部。疑、透准旁纽双声,元、侵通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4.通“遺” yi
〔例〕 《书·多士》:“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顽,《史记·周本纪》作“遗”:“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顽通“遗”。
顽,疑母、元部;遗,余母、微部。疑、余准旁纽双声,元、微旁对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发布时间:2019-04-1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5523.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