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战国策·燕策》三:“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1.通“豫” yu
〔例一〕 《史记·鲁仲连列传》:“犹预未有所决。”犹预,《战国策·赵策》一作“犹豫”。预通“豫”。
〔例二〕 《文选》左思《魏都赋》:“不鬻邪而预贾。”预贾,即“豫贾”。《淮南子·览冥》:“黄帝治天下,市不豫贾。”预通“豫”。豫贾,定为高价。
预,余母、鱼部;豫,余母、鱼部。余母双声,鱼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與” yu
〔例一〕 《晋书·唐彬传》:“朝有疑议,每参预焉。”参预,即“参与”。《三国志·吴书·朱桓传》:“参与军事。”预通“与”。
〔例二〕 《北史·张恂传》:“帷幄密谋,颇亦参预。”预通“与”。
预,余母、鱼部;与,余母、鱼部。余母双声,鱼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5525.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