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或”。按:清王引之《经传释词》第三引王念孙说:“云,犹‘与’之训‘如’,犹或也。”或,古域字。“云”、“或(域)”古音相近,故得通假。
《诗经·大雅·抑》:“无曰不显,莫予云觏。”又《桑柔》:“民有肃心,并云不逮。”又:“为民不利,如云不克。”《左传》成公二年:“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墨子·公孟》:“鸟兽可谓愚矣,禹汤犹云因焉。”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三:“言鸟兽虽愚,禹汤犹或因之也。”《国语·鲁语》:“帅大讎以惮小国,其谁云传之?”《汉书·昭帝纪》:“未云有明。”唐杨敬之《华山赋》:“古有封禅,今读书者,云得其传,云失其传。”
分享到:
《诗经·大雅·抑》:“无曰不显,莫予云觏。”又《桑柔》:“民有肃心,并云不逮。”又:“为民不利,如云不克。”《左传》成公二年:“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墨子·公孟》:“鸟兽可谓愚矣,禹汤犹云因焉。”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三:“言鸟兽虽愚,禹汤犹或因之也。”《国语·鲁语》:“帅大讎以惮小国,其谁云传之?”《汉书·昭帝纪》:“未云有明。”唐杨敬之《华山赋》:“古有封禅,今读书者,云得其传,云失其传。”
发布时间:2019-04-1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5829.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