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有”。按:《广雅·释诂》:“云,有也。”清王引之《经传释词》第三引王念孙说:“云,犹‘有’也。”“云”、“有”双声,古同属喻三。按:“云”、“有”音近(匣母双声,文之通转)。
《尚书·泰誓》:“虽则云然。”《诗经·大雅·桑柔》:“为民不利,如云不克。”清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诂(一)》:“言如有不克也。”《墨子·耕柱》:“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公羊传》文公二年:“大旱之日短而云灾,故以灾书;此不雨之日长而无灾,故以异曰也。”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二十四载其父念孙曰:“《广雅》曰:‘云,有也。’云灾,有灾也。”又卷三:“‘云灾’与‘无灾’对文,是‘云’为‘有’也。”《荀子·法行》:“曾子曰:‘《诗》曰:“轂已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又《儒效》:“故人无师无法而知(智)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人有师有法而知(智)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东汉傅毅《迪志》诗:“谁能云作?考之居息。”李贤注:“谁能有所作而居息闲暇可能成者?”汉桓宽《盐铁论·利议》:“将欲观殊议异策,虚心倾耳以听,庶几云得。”《文选》晋陆机(土衡)《答贾长渊》诗:“公之云感,贻此音翰。”唐李善注:“应劭《汉书》注曰:‘云,有也。’”晋袁宏《後汉纪·桓帝纪(下)》:“三月,洛阳城中夜无故云火光,人声正谊,於占皆不出。”
2.通“友”。
《诗经·小雅·正月》:“洽比其邻,昏姻孔云。”汉郑玄笺:“云犹友也。言尹氏与兄弟相亲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晋不邻矣,其谁云之?”清王念孙云:“言谁与相亲有(友)也。”(《广雅疏证》卷一上)
分享到:
《尚书·泰誓》:“虽则云然。”《诗经·大雅·桑柔》:“为民不利,如云不克。”清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诂(一)》:“言如有不克也。”《墨子·耕柱》:“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公羊传》文公二年:“大旱之日短而云灾,故以灾书;此不雨之日长而无灾,故以异曰也。”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二十四载其父念孙曰:“《广雅》曰:‘云,有也。’云灾,有灾也。”又卷三:“‘云灾’与‘无灾’对文,是‘云’为‘有’也。”《荀子·法行》:“曾子曰:‘《诗》曰:“轂已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又《儒效》:“故人无师无法而知(智)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人有师有法而知(智)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东汉傅毅《迪志》诗:“谁能云作?考之居息。”李贤注:“谁能有所作而居息闲暇可能成者?”汉桓宽《盐铁论·利议》:“将欲观殊议异策,虚心倾耳以听,庶几云得。”《文选》晋陆机(土衡)《答贾长渊》诗:“公之云感,贻此音翰。”唐李善注:“应劭《汉书》注曰:‘云,有也。’”晋袁宏《後汉纪·桓帝纪(下)》:“三月,洛阳城中夜无故云火光,人声正谊,於占皆不出。”
2.通“友”。
《诗经·小雅·正月》:“洽比其邻,昏姻孔云。”汉郑玄笺:“云犹友也。言尹氏与兄弟相亲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晋不邻矣,其谁云之?”清王念孙云:“言谁与相亲有(友)也。”(《广雅疏证》卷一上)
发布时间:2019-04-1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5830.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