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烈”。列火,即“烈火”,大火。列风,即“烈风”,暴风。
《史记·孝武本纪》:“其祠列火满坛,坛旁烹炊具。”《汉书·王莽传(上)》:“于大麓,列风雷雨弗迷。”注:“与‘烈’通。”(按:《尚书·舜典》、《论语》作“迅雷烈风”。)又传(下):“乃壬午时,有列风雷雨发屋折木之变。”《三国志·魏书·傅嘏传》:“民免酷列。”《诗经·郑风·大叔于田》:“火烈具举。”按:《文选》李善注引作“火列”。
2.通“烈”,壮烈,猛烈;节烈,为正义而死难的。
《古文苑·诅楚文》:“不畏皇天上帝,及不(丕)显大神巫咸之光列威神。”章樵注:“列,烈。”《战国策·韩策(二)》:“晋、楚、齐、卫闻之曰:‘非独政之能,乃其姊者,亦列女也!’”按:《史记·刺客列传》作“烈”。《史记·贾生传》载其《鸟赋》:“贪夫徇财兮,列士殉名。”按:《汉书》本传同,《文选》作“烈士”。《汉书·叙传》:“列士有不易之分。”又《儒林张山拊传》:“出则参冢宰之重职,功列施乎政事。”唐李白《东海有勇妇》诗:“志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二:“要离古列士,伯鸾清高,可令相近。”
3.通“裂”,分裂;裂开;分割。
《周易·艮》:“艮其限,列其,厉薰心。”《墨子·明鬼》:“生列兕虎,指画杀人。”《管子·五辅》:“是故博带梨(剺),大袂列。”尹知章注:“列大袂以从小。”汉许慎《说文解字》:“列,分解也。”汉王充《论衡·定贤》:“列地而予之,疏爵而贵之。”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凡三阳,天气殹(也),其病唯折骨列肤,死。”《汉书·谷永传》:“方制海内非为天子,列土封疆非为诸侯,皆以为民也。”《说苑·政理》:“列地以分民,散财以赈贫。”《新序·杂事(五)》:“列地而与之,疏爵而贵之。”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元揭傒斯《张荣追封济南王仍谥忠襄制》:“虽列土之封,犹及於悬车之日;而漏泉之泽,未究於盖棺之馀。”《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五老峰)阳则山绝顶平剖,列为五枝,凭空下坠者万仞。”
4.通“趔”。“列趄”、“列翅”均为“趔趄”,脚步歪斜。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一〔玉翼蝉〕曲:“小庭那畔,不见佳人门昼掩,列翅着脚儿,走到千遍。”(按:列翅,即“趔趄”。)《贬夜郎》四〔後庭花〕曲:“手张狂,脚列趄,探身驱将丹桂折。”又三:“脚列趄登辇路花基,神恍惚步瑶阶玉砌。”
5.通“迾”,遮迾,遮拦,阻止,禁止。
《礼记·王藻》:“山泽列而不赋。”注:“列之言遮列也,虽不赋,犹为之禁不得非时取也。”宋陆游《贺周丞相启》:“边防寝弛於通和,民力坐穷於列成。”明陈子龙《出自蓟门行》:“传烽始北塞,列戍登南楼。”
分享到:
《史记·孝武本纪》:“其祠列火满坛,坛旁烹炊具。”《汉书·王莽传(上)》:“于大麓,列风雷雨弗迷。”注:“与‘烈’通。”(按:《尚书·舜典》、《论语》作“迅雷烈风”。)又传(下):“乃壬午时,有列风雷雨发屋折木之变。”《三国志·魏书·傅嘏传》:“民免酷列。”《诗经·郑风·大叔于田》:“火烈具举。”按:《文选》李善注引作“火列”。
2.通“烈”,壮烈,猛烈;节烈,为正义而死难的。
《古文苑·诅楚文》:“不畏皇天上帝,及不(丕)显大神巫咸之光列威神。”章樵注:“列,烈。”《战国策·韩策(二)》:“晋、楚、齐、卫闻之曰:‘非独政之能,乃其姊者,亦列女也!’”按:《史记·刺客列传》作“烈”。《史记·贾生传》载其《鸟赋》:“贪夫徇财兮,列士殉名。”按:《汉书》本传同,《文选》作“烈士”。《汉书·叙传》:“列士有不易之分。”又《儒林张山拊传》:“出则参冢宰之重职,功列施乎政事。”唐李白《东海有勇妇》诗:“志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二:“要离古列士,伯鸾清高,可令相近。”
3.通“裂”,分裂;裂开;分割。
《周易·艮》:“艮其限,列其,厉薰心。”《墨子·明鬼》:“生列兕虎,指画杀人。”《管子·五辅》:“是故博带梨(剺),大袂列。”尹知章注:“列大袂以从小。”汉许慎《说文解字》:“列,分解也。”汉王充《论衡·定贤》:“列地而予之,疏爵而贵之。”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凡三阳,天气殹(也),其病唯折骨列肤,死。”《汉书·谷永传》:“方制海内非为天子,列土封疆非为诸侯,皆以为民也。”《说苑·政理》:“列地以分民,散财以赈贫。”《新序·杂事(五)》:“列地而与之,疏爵而贵之。”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元揭傒斯《张荣追封济南王仍谥忠襄制》:“虽列土之封,犹及於悬车之日;而漏泉之泽,未究於盖棺之馀。”《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五老峰)阳则山绝顶平剖,列为五枝,凭空下坠者万仞。”
4.通“趔”。“列趄”、“列翅”均为“趔趄”,脚步歪斜。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一〔玉翼蝉〕曲:“小庭那畔,不见佳人门昼掩,列翅着脚儿,走到千遍。”(按:列翅,即“趔趄”。)《贬夜郎》四〔後庭花〕曲:“手张狂,脚列趄,探身驱将丹桂折。”又三:“脚列趄登辇路花基,神恍惚步瑶阶玉砌。”
5.通“迾”,遮迾,遮拦,阻止,禁止。
《礼记·王藻》:“山泽列而不赋。”注:“列之言遮列也,虽不赋,犹为之禁不得非时取也。”宋陆游《贺周丞相启》:“边防寝弛於通和,民力坐穷於列成。”明陈子龙《出自蓟门行》:“传烽始北塞,列戍登南楼。”
发布时间:2019-04-14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6663.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