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畏兀字

        创制于成吉思汗时期(1206—1227)。蒙古原元文字,习用刻木记事。成吉思汗建国时,以畏兀字母书写蒙古语,称为蒙古畏兀字。畏兀字即古回鹘字,源于粟特字,是一种拼音文字,共有字母20个左右,创始于八世纪。原为自右向左横写,后改为自左向右竖写。蒙古畏兀字以畏兀字母拼写蒙古语言,也是自左向右竖写。成吉思汗灭乃蛮太阳罕时,俘其掌印官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得知其深通本国文字,命他教子弟学习,其后又有不少畏兀儿人被用为蒙古贵族子弟的教师。这些畏兀儿人为蒙古文字的初创作出了贡献。1206年蒙古建国后,该文字逐渐在蒙古族中通行。蒙古统治者用以书写诏令文书。曾用这种文字译写《孝经》、《资治通鉴》、《贞观政要》等汉文典籍。现存的蒙古畏兀字文献,最早者为移相哥勒石,亦称成吉思汗石。元朝建国后,刊有蒙古畏兀字的碑石多种,现仍存留中国各地。北京故宫图书馆藏元刻蒙古畏兀字与汉字对译的《孝经》,是罕见的古籍。元世祖命八思巴制作的蒙古字颁行后,蒙古畏兀字在官方停用,但仍在民间行用,一直沿用至今。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3-01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lishi/ershiliu/219619.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