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主革命者。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今福州)人。早年丧母,从父学,厌恶科举,好读庄子、屈原文。十三岁奉父命应试,书“少年不望万户侯”七字交卷。十四岁考入全闽高等学堂文科。在校接触西学,思想激进,热衷民主政治,认为“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在学期间领导过学潮,并于校外创办私立小学、阅报社,宣传新学。1906年著《原爱》一文,开论述男女爱情论述之先河,时人赞其文“理义公正,才情高绝”。5月与陈意映女士结婚,夫妻志趣相投,情谊深笃。1907年自费赴日留学。次年得公费名额,入庆应大学文科攻哲学。为了学习各国先进科学,兼习英、德语。旋参加同盟会,因思想激进,学习勤奋,兼又才华横溢,援笔成章,与革命党人林文、林尹民齐名,人称“三林”。1911年春,同盟会筹划广州起义,留日学生开会响应,决定派林觉民赴福建发动策应。回国途中路经香港,与黄兴接谈,黄惊其才,以“运筹惟幄,何可一日无此君”挽留驻足香港,筹划起义事宜。旋回福建,组织数十志士赴义。起义前夕,写下《致父老书》、《禀父书》、《与妻书》三封绝命信。嘱其妻“啼泣之余”,“以天下为念”,善抚后代,“以父志为志”(《林觉民和他的<与妻书>》,《人物》1980年第三期)。4月27日,与黄兴等冲入两广总督署,受伤被俘。受审时慷慨讲演,纵论天下大事,力谏堂上清吏割面洗心,“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俾使“将来国家安强”,情切意殷,清吏动容(《林觉民传》)。数日后从容就义。葬于广州黄花岗。著、译有《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六国比较宪法论》。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05-26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lishi/ershiliu/224987.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