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主革命者。字席儒,四川金堂人。少时随父赴成都尊经学院,该校是当时四川最高学府,各地人才汇集,维新思想活跃,学生素以“爱闹事”名闻远近。家珍陶冶其间,逐渐养成疾恶如仇好打不平性格。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为筹措巨额赔款,竭泽而渔搜刮民脂,一时民生涂炭,怨声载道。家珍目睹民族危机,遂放弃了科学实业救国的幻想,于1903年考入成都武备学堂炮科。1906年毕业,成绩优异,四川总督锡良重其才,派往日本考察军事。在日本结革命志士,参加了同盟会。回国后在四川高军事研究所实习,旋任新军哨官、队官。1907年,四川革命党人拟于慈禧寿辰举义,事泄,代理总督赵尔丰调派新军搜捕,彭家珍冒死通知革命党人转移,使四川同盟会免受重大损失。事后见疑于当局,乃离蜀赴滇。1910年到奉天(沈阳),任讲武学堂讲师,在学兵中发展了一批同盟会员。因与管带崇恭友善,崇恭报请清廷陆军部考绩,授正军校衔。次年9月任天津站司令部副官长。武昌起义后,同盟会委以京津军事部长。时滦州张绍曾、石家庄吴禄贞、奉天蓝天蔚共谋率部举事,为策应各路义军,彭把自己押运的一列车军火及兵站钱款扣留滦州,交义军使用,事后挂冠而去。11月受聘为江苏督署北方招讨使,并为一批激进党人推为暗杀部长。从此化名朋嘉桢,谋划暗杀工作。首选炸袁世凯,未成。继闻宗社党少壮派良弼阻挠清帝退位,乃决意诛之。1912年1月26日至良弼宅,伪称故友崇恭拜谒,投弹爆炸,良弼负重伤,数日后毙命,弹片反弹中家珍头部,当场牺牲。及孙中山任南京临时大总统时,追赠大将军,北京万牲园有衣冠冢。成都有纪念碑及专祠,现为重点保护文物。新中国成立后,向烈士亲属颁发了由毛泽东主席签署的“永垂不朽”光荣纪念书。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7-15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lishi/ershiliu/224990.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