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仓积谷

        开皇三年(583),隋文帝接受度支尚书长孙平建议,在各地建置义仓,由百姓积谷自救,以防水旱灾害。当时,隋政府在全国设置许多官仓。开皇三年,在卫州(今河南汲县)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今河南三门峡)置常平仓,华州(今陕西华县)置广通仓。大业元年(605),隋炀帝下令建筑东都,在城东建含嘉仓,于城右掖门西置子罗仓,储粳米六十窑,每窑八千石。转年,又置洛口仓(兴洛仓)于巩县东南高地,筑仓城周二十里,内设三千窑,每窑八千石。又于东都城北置回洛仓,仓城周围十里,穿三里窑。开皇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卷八),库藏之多,亘古未有。开皇五年(585),在全国各地置义仓后,农民在收获季节,纳粮于义仓,由本地社司管理,发生灾荒便开仓放赈。到开皇十五年(595),隋政府直接控制了义仓。次年,规定农民按三等交义仓粮,上户一石,中户七斗,下户四斗。义仓粮也变成一种剥削。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7-22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lishi/ershiliu/225500.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