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祖望

字绍衣,一字榭山。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清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从小接触到一些抗清志士,对他们产生敬佩之心。十四岁,补诸生。有一次去乡贤祠,见降清的太仆谢三清、提督张杰等人的牌位,大骂曰:“此反复卖主贼也!”打碎其牌,扔入池中。十六岁,以古文谒...

载漪

惇亲王奕誴之子。光绪十九年(1893),授为御前大臣。光绪二十五年(1899),慈禧太后指定载漪之子溥为“大阿哥”,作为已故的同治帝的继承人,后因各国公使反对,而做罢论。因此,载漪遂对外国人的干涉深为不满。次年,义和团运动在京津一带蓬勃发展,载漪利用义和团的“...

岳钟琪

字东美,号容斋,先世为河南汤阴人,后迁四川成都。其父岳昇龙为康熙时名将。岳钟琪幼年时体魄雄健,常堆砌石模仿兵阵,与群儿嬉戏。后由同知改授松潘游击、永宁副将。康熙五十八年(1719)在抗击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的战事中,岳钟琪被命为前驱,立有战功。西藏局势...

陈大受

字占咸,湖南祁阳人。幼年时,家境贫赛,曾耕种于山麓,但读书不辍,雍正十一年(1733),终成进士。乾隆元年(1736)授编修。其后历任侍读、吏部侍郎。乾隆四年(1739),任安徽巡抚。初到任时,亲自处理积案,当地的老吏都惊叹他办得既迅速又妥当。当时淮河南北歉收成灾,陈...

文廷式

清末维新派官员,学者。字道希,号云阁,一作芸阁,又号芗德,罗霄山人,晚号纯常子。江西萍乡人。少时接触西学,羡西人之文明。先后入庐江总兵、广州将军、两广总督幕。光绪八年(1883)举人,有“清流”之名,公卿争与纳交,与王懿荣、张謇、曾之撰有“四大公车”之名,...

哈攀龙

直隶(今河北省)河间人,其先人系由回部迁来。乾隆二年(1737)一甲一名武进士,授头等侍卫。在对金川的战事中,清廷命他任松潘镇总兵,归总督张广泗指挥。乾隆十三年(1748),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异常强悍,清军在战斗中屡遭挫败。哈攀龙身先士卒,屡立战功。在进攻色尔力...

载淳

即同治帝。爱新觉罗氏。清代皇帝。庙号穆宗,年号同治。1861年8月,咸丰皇帝病卒,遗诏其子载淳继位。载淳即位时,年仅六岁,掌握实际大权的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同年11月,生母慈禧太后,勾结奕诉发动政变,然后由慈安、慈禧两太后“垂帘听政”...

林永升

清末海军将领。又名林翼升,字钟卿。福建侯官(今闽侯)人。1867年入福州船政后学堂学驾驶。1871年毕业后,在“建威”号船上习练航海。旋奉派回船政学堂任教习,授千总衔。1877年,林永升作为船政学堂遴选的第一批留学生。赴英国海军学校学习战阵兵法。1880年毕业回...

傅恒

字春和,满洲镶黄旗人,为乾隆孝贤纯皇后之弟。傅恒早年由侍卫擢升为户部侍郎、尚书。乾隆十三年(1748),在对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的战争中,清军久而无功,清廷任命傅恒暂管川陕总督,率军前往征讨,历时一年,终将莎罗奔击溃,清廷因军功封傅恒为一等威勇公。乾隆十九年(...

严复

近代著名思想家、翻译家、改良主义者。初名传初、体乾,后改名宗光,字子陵,入仕后改名复,字道几,晚年号愈野(“野”的异体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66年考入福州船政后学堂学驾驶。毕业次年。福州船厂自制兵船成,随舰巡历黄海及日本。1877年,赴英国格林...

方观承

字遐谷,安徽桐城人。父方式济,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后因戴名世《南山集》一案受株连,全家被戍黑龙江。当时方观承尚年少,生活甚困窘,但他常徒步往来塞外,对当地形势和风土人情都有所了解,并励志勤学,受到平郡王福彭所赏识。雍正十年(1732),福...

齐召南

字次风,号琼台,浙江天台人,乾隆年间史学家。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科,曾任礼部侍郎,乾隆十四年(1749)因病辞官回乡,长期在书院讲学。晚年时,他的同族齐周华因有反满言行被处死,齐召南也受到株连,家产被充公,遂在郁忧中死去。齐召南熟悉历史掌故,对地理尤其...

张謇

近代实业家、立宪派领袖。字季直,号啬菴,江苏南通人。幼读私塾,十六岁中秀才。旋入庆军统领吴长庆幕,“壬午兵变”,随庆军驻仁川。代吴草《条陈朝鲜事宜疏》等纪事和策论,受到翁同龢的赏识。1894年中状元,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起,上书弹劾李鸿章。列名强学会,...

刘步蟾

清末海军将领。字子香,福建侯官(今闽侯)人。1868年入福州般政后学堂,学驾驶航海。毕业考试及闽、广驾驶生会考均名列第一。1874年任“建威”号管带。1875年,奉派随法国洋员日意格赴法、英等国考察,学习枪炮、水雷技术。次年冬,船政局再派刘步蟾赴英国留学深造...

兆惠

字和甫,吴雅氏,满洲正黄旗人。兆惠初以笔帖式直军机处,后升任刑部侍郎、护军统领,兼领户部侍郎。乾隆十三年(1748),在对金川的战事中,命兆惠前往监督粮运。当时清军将官多有虚报兵丁人数的行为,兆惠上疏加以揭发。乾隆二十年(1755),在平定天山北路的战事中,兆...

梁诗正

字养仲,浙江钱塘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历任户部侍郎、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清朝入关后,满族人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都占优越地位。旗人由清廷拨给口粮,成为不劳而食之阶层。后来,因旗人侈靡成性,加以生齿日繁,渐呈拮据光景。旗人的费用成为清廷一大负...

方伯谦

北洋海军将领。字益堂,福建侯官人。福州船政后学堂首届毕业生,学习驾驶。1877年,被派赴英国格林尼次海军学校留学。1880年毕业回国。1884年任“威远”号管带,时值中法战争,奉命驻守旅顺口。方伯谦亲自监修“威远炮台”,造价低于德员设计甚多。1889年升署北洋海...

杨深秀

清末维新派志士,“戊戍六君子”之一。原名毓秀,字漪村,又作仪村,号叠叠子,山西闻喜人。曾以举人为刑部员外郎。1882年,张之洞任山西巡抚时,曾请其出任会德堂书院院长。光绪十五年(1889)成进士,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1898年1月,授山东道监察御史。3月创关学会。...

金德瑛

字汝白,浙江仁和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乾隆帝亲自定为第一名,授编修,后在南书房行走,充江南乡试考官、江西学政。他上疏说:翰林院应为人才储备之地,任职者定要学问有根柢之人,并应命大臣进行教习。清廷同意他的建议。乾隆十九年(1754),山东粮食歉收,清廷发赈...

王士俊

字灼三,贵州平越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雍正元年(1723),以知州发河南待缺,后就任许州(今河南许昌)。当时,田文镜任河南巡抚,厌恶以科举起家之下属,常对之过分苛求。布政使杨文乾对王士俊颇赏识,曾进行庇护。雍正三年(1723),杨文乾调任广东巡抚,奏荐王士俊随...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