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 红4方面军入川
12月中旬 红4方面军入川 : 1932年12月,红4方面军进入陕南活动期间,得知四川正发生军阀混战,无暇北顾,川北敌人兵力薄弱,地形险要,群众条件有利,且有川敌拒绝南京蒋介石势力入川的矛盾,便确定了进军川北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方针。12月中旬,在西乡县钟家沟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进行传达布置,决定立即翻越巴山,首先占领通江、南江、巴中地区。出发前,徐向前总指挥作了动员讲话,号召官兵去四川帮助人民建立苏维埃政府,同时,为了战胜巴山风雪,克服山道险阻,部队进行了深入的思想动员和可能做到的物质准备。12月17日,在陕南游击队的配合下,红4方面军总部以73师217团为先遣部队,先行出发;主力于19日相继出动。行军途中,共产党员和干部以身作则,广大指战员冒着寒风大雪,互相鼓舞,彼此扶持,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胜利地翻越“天险巴山”。217团在经过两天急行军之后,于12月18日进占通江县北部边界的两河口,守敌一个连闻风逃窜。21日,方面军主力通过两河口,25日红12师先头部队解放通江城,守敌第2旅两个营及当地团防大部被歼。这样,红4方面军就乘敌兵力十分空虚之际,迅速地展开部队,控制了以通江为中心的大片地区。当时盘踞川北十余县的军阀田颂尧29军见其防区被红军攻破,慌忙从嘉陵江沿岸调兵堵击,但在城西的思歌嘴及杨柏河、杀牛坪地区遭红军迎击,敌一个团被歼,余部溃逃,在清江渡又毙伤敌千余,俘敌600多人。
1933年1月中旬,红73师由平溪坝抵南江县的大河口与敌刘汉雄1个团遭遇,并一举将该敌全部歼灭,南江县守敌闻此也不战而逃。1月下旬,红12师及11师之32团逼近巴中。守敌在红军连战皆捷、势如破竹的威慑下,弃城逃窜。23日,红军进入巴中。2月1日,73师解放南江,并继续向西发展。
至此,方面军入川仅及一月,就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三县的绝大部分地区,歼敌3个团,击溃敌8个团。逐步实现了进军川北的战略任务。红军进入川北的胜利,给当地群众斗争以巨大的鼓舞。红4方面军也积极着手进行创建根据地的各项工作。通江解放后的第五天,即1932年12月29日,在通江城成立了以旷继勋为主席的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作为省工农民主政府正式成立前当地的最高政权机关。南江县城解放不久,驻该县的任玮章(原杨森之旅长兼渠县县长)所属民团武装约3000余人,在共产党员张逸民的发动下起义,开入根据地编为红4方面军独立师,由任玮章任师长,张逸民任参谋长,红4方面军派刘杞任政委。通南巴地区的开辟,及后来中共川陕省委和川陕省工农民主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川陕边革命根据地的初步形成。
1933年1月中旬,红73师由平溪坝抵南江县的大河口与敌刘汉雄1个团遭遇,并一举将该敌全部歼灭,南江县守敌闻此也不战而逃。1月下旬,红12师及11师之32团逼近巴中。守敌在红军连战皆捷、势如破竹的威慑下,弃城逃窜。23日,红军进入巴中。2月1日,73师解放南江,并继续向西发展。
至此,方面军入川仅及一月,就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三县的绝大部分地区,歼敌3个团,击溃敌8个团。逐步实现了进军川北的战略任务。红军进入川北的胜利,给当地群众斗争以巨大的鼓舞。红4方面军也积极着手进行创建根据地的各项工作。通江解放后的第五天,即1932年12月29日,在通江城成立了以旷继勋为主席的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作为省工农民主政府正式成立前当地的最高政权机关。南江县城解放不久,驻该县的任玮章(原杨森之旅长兼渠县县长)所属民团武装约3000余人,在共产党员张逸民的发动下起义,开入根据地编为红4方面军独立师,由任玮章任师长,张逸民任参谋长,红4方面军派刘杞任政委。通南巴地区的开辟,及后来中共川陕省委和川陕省工农民主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川陕边革命根据地的初步形成。
今日更新
-
同日 宁夏军管会成立
[2020-12-07]
-
9月26日 青海人民军政委员会成立
[2020-12-07]
-
9月25日 陶峙岳、包尔汉等率军政人员起义
[2020-12-07]
-
同日 国民党旗舰“长治”号起义
[2020-12-07]
-
同日 漳厦战役
[2020-12-0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