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中国北方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源于义和拳、大刀会等民间秘密结社。义和拳分布山东、直隶一带。其名称初见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档案记录。活动方式以演习拳棒为主,并供奉神像,习念经卷,持诵咒语,烧香磕头,坐功运气。后与梅花拳的名称更替使用。十九世纪中叶后,与属于八卦教系统的大刀会等相互渗透。义和团名称始见于1898年。初设坛练拳以“保卫身家,防御盗贼”,又以“不准公报私仇,以富压贫,依强凌弱,以是为非”为归宿。其组织一般按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为八大系统,基层组织称坛或坛口、坛厂(场)、拳厂(场),首领称大师兄、二师兄等。各坛互不统属,缺乏统一领导,参加者主要是农民,其次是手工业者、城市贫民、水陆运输工人和小商贩等。在民族危机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刺激下,1899年,义和团竖起“扶清灭洋”旗帜,逐步由山东发展至直隶、东北各省。反对外国侵略,打击外国教会势力。1900年春,义和团进入京、津地区,引起帝国主义的恐慌。4月美、英、法、德四国公使联合照会清政府,限令短期内将义和团“剿除”。5月下旬,各国政府借口“保护使馆”,先后派军队进驻京、津。旋英、法、日、俄、德、美、意、奥组成八国联军,以扑灭中国人民的反帝烽火。义和团为维护民族独立,在保卫京、津的廊坊和紫竹林等战斗中英勇抗敌;在东北各地奋起御俄,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由于八国联军的残酷镇压和清政府的无耻出卖,义和团运动遭到失败。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十一国公使签订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义和团余部提出“扫清灭洋”口号,坚持斗争。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暴露了清王朝腐朽卖国的真面目,成为五十年后中国人民革命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3-06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lishi/jindai/172271.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