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教案

    系指清朝末年,外国教会在中国欺压当地百姓,所引起的司法诉讼案。有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传教士在中国进行......

  • 总裁

    清朝主持会试的大臣。清初每次会试总裁有4人或6人,多至7人,咸丰后精简为4人,成定制。其中有一人是正职,其余......

  • 白粮

    明清时向江南五府所征京师官府食用的额外漕粮。明朝规定,江南的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五府每年向宫......

  • 回教

    在中国对伊斯兰教的泛称,又称“回回教”称伊斯兰教徒为“回民”。......

  • 回避

    清代为防止考官作弊而规定的一种制度。顺治时规定:凡乡试、会试的主考、总裁、同考官的子弟,均不许参加本科......

  • 清真教

    是中国对伊斯兰教一种通称,或称“清真古教”。......

  • 火耗

    弥补所征赋税银两熔铸时损耗所加征的税。初见于元朝,行于明清两代。明朝实行一条鞭法后,所征银两渐多,但多......

  • 平余

    清朝地方政府上缴正项钱粮时另给户部的钱粮。清初,各省送缴户部的税银,每一千两随送银25两,称“随平陋规”,......

  • 逊尼派

    是“逊奈和大众派”的简称。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后,产生了继承权之争,伊斯兰教也出现了派别。在穆罕默德后,先......

  • 恩贡

    贡生中的一种。明清科举制度规定,凡遇庆典和皇帝登基,该年在岁贡之外,加贡一次,称为恩贡。加贡的办法,一般......

  • 副贡

    贡生的一种。乡试列入副榜的,不再经过考试,送入国子监学习的,称为副贡。副贡因不在正取之列,以后参加科考,......

  • 羡余

    地方官吏以各种名目在正税之外加征的赋税,是地方官吏中饱私囊后以赋税盈余为名向皇室进贡的税款。始于唐朝......

  • 什叶派

    又写为“十叶派”,是伊斯兰教两大派别之一。拥护“四大哈里发”之一的阿里者组成了什叶派。他们主张只有阿......

  • 岁贡

    国子监贡生之一种。明清时期,每年或二三年要府、州、县学选推年资长久的廪生升为国子监的生员。这种生员就......

  • 捐纳

    官府以授以官爵取得的捐款,即卖官鬻爵。始于秦朝,汉朝沿袭。大部分都是因某种临时需要,如赈灾、边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