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的覆没

        黄维兵团自11月26日陷围后,即全力企图突围,遭到中野的顽强阻击。中野力图以急袭手段,分割、包围歼灭黄维兵团,但遭到黄维兵团凭借既设阵地的顽强抵抗。双方伤亡都十分严重。廖运周率一一○师起义后,刘伯承以为敌军已经动摇,且在突围运动之中,即于27日下午向中央军委报告,十分乐观地估计,歼灭黄维兵团全部战斗至迟明日可以解决,并指示粟裕等立即开始部署歼击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为此,刘伯承准备将华野第七、十一纵归还韦吉苏北兵团建制。但经27日战斗,黄维兵团依托阵地固守,攻歼困难,解放军伤亡严重,中野不得不于28日拂晓前停止攻击,等待弹药,调整部署,改变战术,采用集中火力先打一点、各个歼灭战法。并且对战斗的艰巨性重新作了估计,认为歼灭黄维兵团须十天左右时间才能完成。为此,中野仍留华野七纵作总预备队。此后,各部均加强近迫作业,并作局部攻击。中央军委于4日就战术问题也指示说:“打黄百韬和打黄维两次经验均证明:对于战斗力顽强之敌,依靠急袭手段是不能歼灭的。必须采取割裂、侦察、近迫作业,集中兵力火力和步炮协同诸项手段,才能歼灭。”[1]
        黄维兵团于28日转入固守后,国民党军统帅部命令其扩大守备区域,以利持久。30日,蒋介石电示黄维:“弟部占领区域狭小,如被匪多方炮火围击,则状至危险,故应积极向外扩展阵地,务望时时研究匪情最薄弱之一点,或其最弱之匪部,集中有力部队,彻底歼灭其一二个纵队,否则能歼灭其一二师或一二个团,亦可增加我士气,而使匪势大挫,总之,必须以攻为守,方能持久,万不可消极株守也。”[2]原第十八军军长胡琏,兵团组建时未能升任,仅任兵团副司令官,在兵团开赴战区前,因父亲病危(旋即病故),离开军中。11月22日,郭汝瑰要他回到军中,但胡琏要去上海治牙,没有答应。黄维兵团被围,蒋介石令郭汝瑰把胡琏从上海找来,令他飞入双堆集,协助黄维安定军心,鼓励士气,坚持战斗。蒋并嘱胡琏:“要固守下去,死斗必生!”[3]胡琏向郭汝瑰表示:“临难不苟免!”[4]12月2日即飞抵军中。
        黄维兵团为以攻为守,一度集中兵力、火力,向解放军阵地据点突击,扩大占领区域。但战斗的结果,伤亡很大,而且,阵地扩大后兵力显得单薄,不得不又收紧阵地。黄维兵团一度与解放军形成拉锯战斗,不久即不能支持,至3日,损失兵力已达3万人。
        黄维兵团处境日趋困难,黄维与胡琏商量后,让胡琏飞回南京,向蒋介石报告军中实情,同时觉得“千兵易得,一将难求”,嘱胡琏留在南京不要回来。4日,胡琏飞回南京,向蒋介石报告,据《郭汝瑰日记》记载:“(黄维兵团)拟向西打击刘伯承一、二纵队,以后即向蒙城、涡阳方面突围。总统令向东南攻击,配合李延年兵团夹击。最后又令伊依状况可以自行决定攻击方向,局部歼灭共军,以待李兵团夹击。李兵团今日似在曹老集一带,为此滞留不前,恐一旦逸失战机,则无法援救黄兵团矣!”[5]4日起,李延年兵团以从葫芦岛调来的第五十四军、三十九军及九十九军等三个军七个师由蚌埠怀远之线越淝河北进,蒋介石之子蒋纬国率战车第二团配属第六兵团,配合步兵作战。刘汝明的第八兵团协同作战。5日,进至仁和集以南、曹老集以西及苏集以北之线。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为保障围歼黄维兵团部队的安全,急调中野第二纵队、华野渤海纵队一个师及张国华部军区部队奔赴南线增援,有力地阻击了李延年兵团。李兵团在战车配合下,于10日一度进展较大,攻抵常刘家、钱家湖、崔圩子之线,但这一带系河网地带,战车不易发挥作用,第二天即难以继续进展。至16日才推进至西新集、人和集、高皇集之线。黄维兵团覆没后,即于17日撤回蚌埠。
        中野从12月3日至5日进行了攻击准备,鉴于敌多已残破,能用于突围的兵力不过六个团,决定使用战役预备队,即华野的七纵、十三纵投入战斗,并将中野第十一纵归还中野,同时抽调华野第十一纵、七纵及特纵两个美榴炮连(八门)、两个日榴炮连(六门)、一个野炮连(三门)统归中野指挥。军委且一度要求华野以第十纵队及炮纵全部投入歼灭黄维兵团的战斗。但国民党军自徐州撤退后,华野进入追击,即调整部署,以七、十三纵归中野指挥。5日11时零5分,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下达了总攻黄维兵团的命令,要求各部于6日午后4时半起开始全线对敌总攻击,并要求连续攻击,直至任务完成,不得停止或请求推迟,并规定了严格的战场纪律,要求“各部应不惜以最大牺牲保证完成任务,并须及时自动的协助友邻争取胜利”[6]。6日,陈赓、谢富治指挥中野第四、九、十一纵队等部组成东集团,陈锡联指挥中野第一、三纵队和华野第十三纵队等部组成西集团,王近山、杜义德指挥中野第六纵队、华野第七纵队和陕南十二旅等部组成南集团,环攻双堆集一带黄维兵团。
        黄维兵团在解放军强有力的攻击下,阵地连连失守,连电向蒋介石告急。这时,李延年兵团在解放军的阻击和袭击下,迟疑不进。蒋介石正向华中方面抽调第二十军、二十八军及第二军到蚌埠一线。但调第二军遭到白崇禧的强烈反对,12月7日第二军尚在襄阳、沙市一带。而二十军先头师则于9日到达浦口。胡琏向蒋介石请示后于6日回到军中,8日重新飞回南京,向蒋介石要求突围,得到蒋介石的允许后,于9日又回到军中。胡琏和黄维商量后认为,蒋介石并无策应突围的部署,黄维回忆说:“蒋方寸已乱,已经没有整个部署,而是零碎应付了。我们认为如果只是自行突围,将不可收拾,至少要空军有力的掩护,否则宁可坚持下去,打一天算一天,以免杜聿明立即跟着垮台。我把上述意见一面电报蒋介石,一面督饬部队继续坚持固守。”[7]
         由于黄维兵团固守顽抗,中野兵力不足,缺乏重武器,虽经华野支援,战斗仍十分艰巨。国民党军已从华中抽调两个军到达浦口,不久即可在蚌埠一线投入战斗。同时,国民党军随时有可能从平津塘一带抽调兵力海运南下,而华野全军包围杜聿明集团,歼灭尚需时日。为了争取战场的主动权,解放军淮海战役总前委报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决定集中力量首先歼灭黄维兵团。大约12月10日,陈毅打电话给粟裕,指示华野调兵,刘伯承形象地表述了当时的作战方针:“吃一个(黄维),挟一个(杜聿明),看一个(李延年)。”10日,粟裕决定抽调第三、十一及鲁中南纵队(三个纵队相当于两个纵队的战斗力),外加一部炮兵,由华野参谋长陈士榘率领,即晚南下参加歼灭黄维的战斗[8]
        黄维兵团骨干第十八军和临战前调归第十二兵团的第八十五军,在国民党军中不属一个系统,第八十五军的第一一○师起义后,该军余部即遭到怀疑,第二十三师被分割使用。包围日久,粮食、弹药均感困难,与第十八军等的矛盾也更为尖锐。在解放军的政治攻势之下,军心动摇。10日晚,第二十三师师长黄子华率二十三师及该军第二一六师一个团、军辎重队、卫生队等部一万多人,向解放军投诚。第八十五军成了空架子,黄维兵团更是雪上加霜,兵团防线洞开,主力第十八军阵地直接受到解放军的攻击。由于黄维要求空军掩护突围,蒋介石曾指示空军投放毒气弹,并向黄维兵团投放了使用和防护说明。但蒋介石经俞大维劝阻,没有付诸实施[9]。空军仅向黄维兵团投下了催泪性和喷嚏性瓦斯弹,交部队使用,但实战作用不大。11日,解放军对据守杨围子的第十四军进行总攻,军长熊绶春战死,十四军即被歼灭。黄维兵团仅剩第十军、十八军残部。
        11日、12日、13日间,作战厅长郭汝瑰一再向蒋介石建议,以第二十军加入李延年兵团作战,同时建议,尽量集中京沪一带可用之兵力,以于宿蚌间决战,不能顾虑江防以分散决战兵力。蒋介石没有同意,仅于14日令第二十军开曹老集,但这时黄维兵团已难以支持。
        刘伯承和陈毅于12日致书黄维,敦促其投降。但黄维仍据守阵地抵抗,还不时发动逆袭。13日,解放军为迅速解决战斗,重新调整部署,加强兵力,以华野第三纵队投入战斗,以华野鲁中南纵队为预备队,由华野参谋长陈士榘统一指挥南集团华野三纵、七纵、十三纵及中野六纵等四个纵队,向双堆集附近敌核心阵地发起总攻。14日晚,各纵经过激烈战斗,大量歼敌后向前推进,华野第七纵队攻克了双堆集坚固设防的制高点尖谷堆,黄维兵团部和第十八军军部都进入解放军火力威胁范围之内。黄维和胡琏觉得兵团再行抵抗已没有价值,决定突围。15日下午,战车营未待黄昏预定突围时间即提前行动,搅乱了突围部署,各部争相逃命。突围行动很快被解放军发现,遭到坚强堵击。至深夜,黄维兵团全部瓦解。兵团司令官黄维、副司令官吴绍周、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第十军军长覃道善等被俘,仅副司令官胡琏乘战车逃出重围,多处负伤,于翌日到达蚌埠。
        杜聿明集团自12月6日突围未成之后,仍调整部署,向南攻击,但各军士气低落,进展甚微。杜聿明打电报向蒋介石建议:“现各兵团重重被围,攻击进展迟缓,以现有兵力解黄兵团之围绝对无望,而各兵团之存亡关系国家的存亡,钧座既策定与共军决战之决策,应即从西安、武汉等地抽调大军,集中一切可集中的力量与共军决战。”蒋介石复电无可奈何地表示:“现无兵可增,望弟不要再幻想增兵,应迅速督率各兵团攻击前进,以解黄兵团之围。”[10]解放军华野自10日抽兵增援中野围歼黄维兵团之后,对杜聿明集团仅以四个纵队在南面阻击,采取局部攻势,以三个纵队积极进攻,对杜聿明集团进行压迫。11日,中共中央军委为配合平津作战,抑留傅作义集团在平津地区,指示淮海前线将领,对杜聿明集团,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11]。此后,军委一再指示粟裕,围歼杜聿明集团各纵,只作防御,不作攻击,就现地进行休整,并对杜聿明集团进行政治攻势。因此,战斗规模大为缩小,战场比较沉寂。
        杜聿明得悉黄维兵团突围后覆没,深感沮丧,内心责怪蒋介石未令自己与黄维同时突围,现在处境更加孤立,于是,他再次向蒋介石电陈,要求调兵与解放军决战。18日,杜聿明奉命派参谋长舒适存飞南京,面见蒋介石,商决行动计划。黄维兵团覆没后,蒋介石已令李延年兵团等部后撤,正在部署江淮防线,无法抽调兵力以解杜聿明集团之围,只好指示杜聿明,在空军掩护下,施放催泪性毒气突围。19日,舒适存偕空军总司令部第三署副署长董明德飞回军中,商讨陆空配合行动,进行突围。但是日晚起,风雪大作,直至28日,空军无法出动。而在包围圈内,粮食、燃料极端缺乏,士兵们饥寒交迫,在解放军政治攻势下,士气迅速瓦解。12月17日,毛泽东为中原解放军司令部、华东解放军司令部起草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希望将领们爱惜士兵的生命,不要再作无谓的牺牲,“立即下令全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本军可以保证你们高级将领和全体官兵的生命安全”[12]。陈毅也写信给杜聿明本人劝降。
        28日,天气转晴,国民党军空军恢复对杜聿明集团的空投,首先投下了黄百韬的纪念册和列有杜聿明在内的中共宣布四十三名战犯名单的报纸,以坚定高级军官的战斗决心。当时,杜聿明在军中疾病缠身,邱清泉向蒋介石作了报告,蒋即电示:“听说吾弟身体有病,如果属实,日内派机接弟回京医疗。”邱清泉也力劝杜聿明回京,但杜对邱表示:“抛下数十万将士只身逃走,决不忍心。”即复电蒋介石:“生虽有痼疾在身,行动维艰,但不忍抛弃数十万忠勇将士而只身撤走。请钧座决定上策(即杜关于调兵决战的建议——引者),生一息尚存,誓为钧座效忠到底。”[13]
        空投恢复之后,蒋介石既无力调兵,也未同意杜聿明坚守的建议,只是命令突围,力图侥幸保存一点实力。但杜聿明根据经验和部队状况,对突围深感疑虑,因此仍拖延部署突围。他认为:“因为统帅部、前方指挥官与部队长三者之间,各部队与部队之间矛盾重重,对于蒋的突围指示,各有成见,无法坚决执行,总是在互相矛盾斗争中,最后只有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土崩瓦解,迅速消灭。”[14]国民党军中的派系人事冲突,已成痼疾,加速了军事的崩溃。1949年1月3日,杜聿明致电蒋介石:“官兵饥饿过久,加以空投失散于各处之损失,官兵仍不得一饱,务恳明日内投足四百吨食粮,使官兵得一次温饱,五、六两日则粮弹并投,以便及早完成任务。”蒋乃决定4日至6日空投粮食三天,七八日空投弹药两天,于9日开始实施突围[15]
        华东野战军察觉杜聿明集团正等待空投补充粮弹后突围,决心乘敌军粮弹两缺、士气低落、战斗力严重下降之际,全歼杜聿明集团,即于1949年1月2日发布命令,部署各部队统一于1月6日16时发起战斗,首先攻击战斗力薄弱的李弥兵团。是日战斗发起后,各纵队进展迅速,李弥兵团阵地纷纷瓦解。至7日晨,李弥兵团被迫撤入邱清泉兵团防区。第十二军于一凡师一个团投降,于本人及另一个团被炮火隔断,未能如约投降,延迟至10日晨投降。8日,解放军调整部署。9日上午,杜聿明集团发起攻击,企图突围,遭到解放军阻击。是日黄昏前后,杜聿明同邱清泉到陈庄第五军司令部,前进指挥部及战车部队在陈庄以西集结,准备10日在空军掩护下突围。但各将领深感阵地崩溃迅速,很难坚持,纷纷要求于夜间突围。杜聿明见部队已无法控制,只好同意各部分头突围,并最后发电向蒋介石报告称:“职等与各将领报国有心,无如部队精锐伤亡殆尽,目前状况,已无法达成决战任务,只有督饬所余将士死拼到底。”蒋介石即复电杜聿明:“无论本日战况如何,明晨决派机接弟来京诊治,前方部队概归邱司令指挥。”[16]但事实上已不可能。入夜,杜聿明集团各部一片混乱,各自钻隙突围,解放军乘机强攻,国民党军士无斗志,土崩瓦解,成师成团向解放军投降。第五军军长熊笑三未等杜聿明部署,即只身潜逃出重围,邱清泉在突围过程中被击毙,第七十二军军部投降。杜聿明身患疾病,行动不便,走到天明被俘。
        10日上午,战斗基本结束,杜聿明集团仅第七十四军残部在刘集、第九军第三师残部在周楼坚持。至14时,刘集残敌被歼灭,16时,第三师师长周藩率残部在周楼投降。李弥在周楼躲到最后,化装潜逃。至此,杜聿明集团被全部歼灭。
        国民党军自1948年11月5日徐州会议作出收缩兵力、进行徐蚌会战的部署,即于6日起遭到解放军的攻击,至1949年1月10日整个战役结束,国民党军在南线的精锐师团被歼灭殆尽。这一场战略决战,规模空前,解放军投入了60多万人的兵力,国民党军先后参战兵力达80万人。战役结果,解放军共歼灭(包括起义和投诚)国民党军一个前进指挥部、五个兵团部、一个绥区、二十二个军、五十六个师,55万余人。此后,国民党军在军事上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部署长江防御和阻挡解放军向全国的进军了。
        蒋介石在10日自记:“杜聿明部今晨似已大半被匪消灭,闻尚有三万人自陈官庄西南方突围,未知能否安全出险,忧念无已。但已尽我心力,对我将士可无愧怍。我前之所以不能为他人强逼下野者,为此杜部待援、我责未尽耳。”[17]杜聿明集团覆没,蒋介石也就不能不下野了。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08-26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lishi/minguoshi/100701.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