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上层的分歧和分裂

1907年2月,孙中山和黄兴因国旗图式问题发生争执。孙中山主张沿用兴中会的青天白日旗,理由是该旗为烈士陆皓东设计,无数先烈曾为此流血。黄兴主张用井字旗,以示平均地权之意。他认为青天白日旗以日为表,是效法日本,必须毁弃。黄兴这一意见使孙中山极为激动,他厉...

立宪派对清政府态度的改变

清政府搞预备立宪的直接目的是要安抚和笼络立宪派,借以稳定国内的政治形势,以便集中力量镇压和防范革命党。所以立宪派的态度如何对清政府至关重要。而立宪派对清政府原本抱有很大的希望。当预备立宪诏书发布的时候,立宪派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他们说,这是“本朝...

清政府对请愿运动的分化和镇压

清朝统治者估计到轰轰烈烈的请愿运动,很难靠一纸上谕平息下去。它一面确定对以后的请愿实行镇压,一面立即着手对立宪派实行分化瓦解。 当时在民政部任左参议的资政院钦选议员汪荣宝,是个既受朝臣信任又与立宪派有联系的人 [1] 。在上谕发表的前一天,资政院总裁...

1910年的三次请愿运动

1909年10月,各省谘议局同时开幕(新疆除外)。立宪派的活动分子差不多都成了谘议局议员,他们觉得具备了不同以往的发言资格。那时,执掌朝政的摄政王载沣,为稳固自己的地位,正极力标榜开明,多次重申坚持立宪的宗旨。立宪派认为这是个很有利的时机。于是,沉寂了一...

资政院与弹劾军机案

1909年8月,清廷公布了《资政院章程》全案,对前订的选举一章做了很大的修改。原订院章规定钦选议员共一百二十五人,由各省谘议局议员互推的所谓民选议员,其名额为谘议局议员总数的十分之一,当有一百六十人以上。这样,在资政院中民选议员将占多数。修订的院章规...

谘议局的设立及其与督抚的矛盾

从1909年3月起,各省陆续开始选举谘议局议员。谘议局的全部筹备及选举活动都在督抚的直接监督下进行。朝廷曾再三下令,严防革命党人进入谘议局。尽管如此,在有些省还是有少数革命党人被选进了谘议局。在贵州省,革命党人及其同情者甚至还在谘议局中占了多数。但...

日益加深的财政危机

政治上日益孤立的清政府,又遇到极端严重的财政困难,这就更加深了它的统治危机。 清政府陷入财政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签订《辛丑条约》,担负巨额的赔款。另一个原因则是偿付外债。为了筹集甲午战败所承担的战争赔款和赎还辽东半岛的赎款(两项计银二亿三千...

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加剧

清朝统治者假借“预备立宪”的名义,谋求中央集权,以巩固其摇摇欲坠的统治。这种反动方针不但遭到立宪派的反对,而且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 在“新政”时期势力大为膨胀的袁世凯,对立宪表现了相当积极的姿态。清廷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即是采纳他的建议...

1907年—1908年的国会请愿运动

在官制改革中,清朝统治者完全回避了国会与责任内阁的问题,毫无开放政权的意思,这是立宪派最感失望的。他们指出:“国会乃立宪之真精神所在”,“政府靳而不与”,这是无意实行立宪的表示 [1] 。某些立宪派分子不但懂得开国会是实行立宪的关键,而且认识到任何专制...

立宪派对官制改革的不满和批评

清廷于发布预备立宪诏书的第二天,就下令进行官制改革。表面看来,似乎对改革的态度相当积极。实际上,它是基于加强集权的考虑,才这样做的。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侵略给予清朝的统治机器以很大的打击,中央政府的权力被削弱了;相对地,各省督抚的权力却有所增长...

宪政讲习会及其他立宪团体

宪政讲习会,又称宪政公会,是杨度与熊范舆等于1907年夏在日本东京创立的。 杨度(1875—1931)字皙子,湖南湘潭人,是王闿运的门生。1902年起曾数次赴日,先后就学于宏文速成师范及早稻田大学法政科,一度担任过中国留学生会馆总干事,1907年秋回国。杨早年也曾倾向革...

政闻社

政闻社是梁启超等人于1907年在日本组织起来的。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流亡在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都很兴奋,感到时机对他们有利。康有为说“从今切近之急务莫如讲宪政” [1] 。梁启超则说:“从此政治革命问题可告一段落,此后所当研究者,即在此过渡时代之条...

预备立宪公会

预备立宪公会,是国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一个立宪团体。 该会于1906年12月16日(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一日)在上海正式成立。它是在郑孝胥、张謇等人于9月开始组织的宪政研究公会的基础上扩大而成。该会宣称“敬尊谕旨,以发愤为学,合群进化为宗旨”,力谋“使绅民...

收回路权斗争的日益激化

当全国收回路权的风潮正在澎湃进行的时候,清政府一方面筹备立宪,借以拉拢资产阶级上层绅商;一方面为解决财政困难,以官办铁路的名义,加紧推行“借债筑路”的政策。当时,一部分绅商鉴于商办铁路弊病丛生,“成路之期终无望” [1] ,便附合清政府的主张,认为只要清...

收回苏杭甬路权的斗争

当各地收回矿权运动方兴未艾之时,全国收回路权的斗争也迅速高涨起来。如苏杭甬铁路废约自办,滇越铁路、广九铁路争议废约,津镇铁路速筹还款,粤汉铁路和川汉铁路坚持商办原则,京汉铁路又议价收买,等等。其中江、浙两省人民要求废除苏杭甬路借款合同的斗争,是一...

各省收回矿权的斗争山西收回福公司霸占的矿权

在全国各地收回矿权的斗争中,山西人民收回盂、平、泽、潞各属矿权的交涉时间最久,影响深远。 自同治年间李希霍芬(Von Richthofen,德国人)的勘矿报告发表后,山西省的丰富矿藏便为列强所垂涎。英、意、商人于1897年合股成立了福公司 [1] ,专门揽办中国路矿企业...

反教会压迫的斗争

这个时期,反教会斗争仍然此伏彼起,连绵不断。由于帝国主义和清政府越来越紧密地勾结在一起共同镇压人民,所以反教会斗争和反清起义常常交织在一起。许多地方从反教会斗争开始,很快就发展到攻打州县衙门,把斗争的矛头同时指向媚外的清朝官吏。 1906年2月,福建漳...

工人的罢工斗争

在这一时期,群众的自发斗争仍以农民为主力军。可是,城市各阶层人民也日益增多地参加进来,积极地展开活动,除资产阶级的活动之外,产业工人的罢工斗争也日渐频繁。 中国产业工人诞生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最早出现在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开设的工厂里。六十年代以后,在...

抢米骚动和长沙饥民暴动

在抗捐抗税风起云涌的同时,饥民抢米骚动又席卷了全国。 自1905年以后,全国许多地区灾荒频仍,如1906年春夏间,长江中下游淫雨连绵。湖南各地堤岸溃决,洪水横流,仅衡州、永州、长沙、常德四府死者三四万人,被灾者三四十万人。由于灾荒破产的农民流离失所,变为所...

抗捐抗税和莱阳民变

清末的最后几年,民族灾难日趋深重,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整个社会陷于动荡不安的局面。腐败的清政府为了偿还外债和举办“新政”,不断增加捐税,大大地加重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经济负担。除了正常的地丁粮税、盐斤、田房契税、茶、烟、酒、糖等税和中央施行的...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