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伤化毁俗者, 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 清公贞修者, 虽微虽贱必亲而近之。

    伤风败俗的人, 即使是亲友显贵也一定要疏远他; 清正贞洁的人, 即使出身微贱也一定要亲近他。......

  • 读正书, 明正理, 亲正人, 存正心, 行正事, 斯无不正矣。

    阅读正当的书籍, 明白正当的道理, 亲近正直的人们, 存养正直的思想, 从事正当的工作, 那么就没有不正确的地......

  • 圣人无欲, 贤人遏欲, 庸人纵欲。

    圣明的人没有私欲,贤德的人遏制私欲,平庸的人放纵私欲。......

  • 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

    内心就像水的源头一样,源头的水清澈那么流出的水也清澈,内心正直那么做事也一定正直。......

  • 种豆其苗必豆, 种瓜其苗必瓜。 心本邪曲, 而言欲正直, 其将能乎?

    如果要种豆, 那么苗种一定是豆; 如果要种瓜, 那么苗种也一定是瓜。 内心本来就奸邪不正, 却口口声称自己正......

  • 小人之所以见用者, 才也; 小人所以坏事者, 亦才也。 小人无才,如何能动得人,故一才一艺之长,小人或有

    小人被任用的原因,是他们的才能;小人败坏事情的原因,也是他们的才能。 小人如果没有才能, 怎么能触动别人, ......

  • 事休问大家行不行, 旧规有不有, 只看义上协不协。 势不在我而于义无害, 且须勉从。 若有害于义, 即有主

    凡事不要问大家行不行, 旧的规矩制度有没有, 而只是看符合不符合道义。 情势对我不利, 但却对道义无损害, ......

  • 小人做恶事, 只是见事不透; 君子为善, 只是看理透。 看理不透,虽有善意,往往成了不美之事。

    小人做坏事,只是不明事理;君子做好事,只是明白事理。如果不明事理, 即使有好意, 也往往会做成不好的事。......

  • 心平气和, 而有强毅不可夺之力; 秉公持正, 而有圆通不可拘之权, 可以语人品矣。

    心平气和, 却有着不可强夺的坚强的毅力; 主持公正, 却能不受限制、 灵活处事, 这样的人可以与他谈论人的品......

  • 附小人者必小人,附君子者未必君子。

    接近小人的人一定是小人, 接近君子的人却未必是君子。......

  • 三载考绩, 三考, 黜陟(chu zhi触至) 幽明。

    三年考察一次成绩,经过三次反复考察,凡愚暗的就黜退,贤明的就晋级提升。......

  • 朝廷法纪,做不得人情,天下名分,做不得人情;圣贤道理,做不得人情。 以此狥(徇)人, 皆妄也, 君子慎之

    国家的法律,是不能用来做人情的;天下人们的名位和职分,是不能用来做人情的; 圣贤人所阐明的道理, 是不能用......

  • 你说底是, 我便从, 我不是从你, 我自从是, 何私之有? 你说底不是, 我便不从, 不是不从你, 我自不从

    你说的正确, 我便听从, 我不是听从你, 我是听从正确的道理,有什么私心?你说的不正确,我便不听从,不是不听从......

  • 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猝) 然问焉而观其知, 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委之

    对君子,放到远处使用他, 看他是否尽忠; 放到近前使用他,看他是否敬肃; 反复地使用他, 看他有没有才能; 突然......

  • 矜物之人, 无大士焉。

    待人处事很傲慢的人, 是不会成为大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