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尧舜, 谁能尽善?
不可能每个人都像尧舜一样, 又有谁能够做到完美无缺呢?......
名节重泰山, 利欲轻鸿毛。
名誉和节操比泰山还重, 私利和欲望比鸿毛还轻。......
古人无他巧妙,直以寡欲为养心之功,诚有味也。
古人没有别的巧妙之处, 只是把减少欲望当作修养身心的一种功夫, 确实很有道理呀。......
择才不求备, 任物不过涯。
选择人才不能要求他完美无缺, 使用器物不能对它提出过分的标准。......
担当处, 都要个自强不息之心; 受用处,都要个有余不尽之意。
在承当重任时, 都需要一个努力向上, 永不停止的意志; 在享受安乐时, 都需要一个适可而止、 留有余地的想法......
虽君子不能无小过,苟不害于正道,斯可略矣。
即使是君子也不能没有一点缺点, 如果它对正确的道理和准则没有什么妨害, 那么就不必去过问它。......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不喜爱名声的人, 就不喜爱私利。 喜爱名声的人, 就是特别喜爱私利的人。......
用人当取其长而舍其短,若求备于一人,则世无可用之才矣。
任用人才应当取用他的长处而舍弃他的短处。如果对一个人过分求全责备,那么世上就不会有可以任用的人才了。......
为宇宙完人,甚难。自初生以至属纩(kuang矿),彻头彻尾,无些子破绽,尤难。恐亘古以来,不多几人,其余都
做一个世上完美无缺的人, 非常困难。 从刚刚出生到将要死去, 从头到尾, 没有做一点错事, 更加困难。 恐怕自......
欲字从谷从欠,谿谷常是欠缺, 如何可填得满, 只有一个“理”字可以塞绝得。
“欲”字由“谷”和“欠”两部分组成, 两山之间的山谷经常是欠缺的, 怎么能填满呢, 只有一个“理”字可以塞......
人非尧舜, 谁无气质稍偏,造诣未至,识见未融,体验未到,物欲未忘底过失?只是自家平生之所不足者,再不肯
人又不是尧舜, 谁没有身心素质上的缺陷、 学业不精深、 认识不明确、 行动不完备、 欲望不干净等等这些过失......
圣人之徒,正义而不谋利,无庸复与言利。
圣贤之人, 品德正直, 不谋私利, 和他们不必再谈论私利。......
天地之生才也, “予之齿者去其角, 两其足者傅之翼”, 是以造化无全功, 阴阳无全能。 以虞廷五臣皆圣人
天地创造万物时,“给了牙齿的, 就不再给角; 只长了两只脚的,就再送给一双翅膀”, 因此大自然的创造化育没有......
媒妁誉人而人莫之感, 佣雇勤事而人莫之功。 有所利而名仁者, 非仁也; 有所要而称义者,非义也。居功之行
做媒的人赞扬别人, 可是人们并没有同样的感想; 雇佣的人做事勤快, 可是别人并不把这些看成是功劳。 表面上......
天下之人,材德各殊, 不可以一节取。俭素过中, 自以处身则可, 以此格物, 所失或多。
天下的人,才能品德各有不同,不能从某一方面来加以取舍。过分的节约朴素, 用它来要求自己尚可以, 如果用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