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鹿之上山, 獐不能跂 (qi棋) 也, 及其下, 牧竖能追之, 才有所修短也。 是故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 有小

    鹿往山上跑, 獐追赶不上, 等到它下来, 牧童也能追上, 可见才能是有长有短的。 因此, 对有远大谋略的人, 不......

  • 得财失行, 吾所不取。

    获得财物却丧失了德行, 这样的事我是不去做的。......

  • 人有所优, 固有所劣; 人有所工, 固有所拙。 非劣也, 志意不为也; 非拙也, 精诚不加也。

    一个人有他的长处, 也必然有他的短处; 一个人有他的擅长之处, 也必然有他的笨拙之处。 这些短处不是不能去......

  • 苟得其人, 不患贫贱; 苟得其材, 不嫌名迹。

    假如得到的是优秀人才, 就不要顾虑他的出身是否贫贱; 假如得到是栋梁之材,就不要嫌弃他的名声和行迹上是否......

  • 义理未尝不广大, 能惟义理之归, 则尚何窠穴之私哉?心苟不蔽于物欲, 则义理其固有也, 亦何为而茫然哉?蔽

    义理不是不广大, 如果能考虑到归向义理, 那么何必去追求那些微不足道的私利呢? 内心如果不被外欲所迷惑, 那......

  • 昔自周公不求备于一人, 况乎其德义既举, 乃可以它故而弗之采乎?

    以前从周公时对一个人就不求全责备, 更何况他的道德思想已经很完备, 怎么能因为其它原因而不任用他呢?......

  • 富,人之所欲也。苟于义可求,虽屈己可也;如义不可求,宁贫贱以守其志也。非乐于贫贱,义不可去也。

    财富, 是人们希望得到的。 如果从道义上讲可以去求取, 那么即使委曲自己也可以去做; 如果按道义不该求取, ......

  • 君子循理,故舒泰荡荡然。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

    君子遵循事物的道理, 所以神态安详、 心胸宽广。 小人被外物所驱使, 所以表现得非常忧愁悲伤。......

  • 夫圣人纯, 贤者驳, 周公不求备, 四肢不相兼, ……是故高祖所辅佐, 光武所将相, 不遂伪举, 不责兼行

    圣人是很完美的,贤人却不十全十美,但周公并不求全责备,就像人的肢体各有其功用, 不能兼而有之, ……因此汉......

  • 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水过于清澈就不会有鱼来游弋, 人过于苛求就会失去大家的依附。......

  • 君子处世, 事之无害于义者, 从俗可也; 害于义则不可从。

    君子对待世事, 如果世事对于义没有危害, 那么可以顺着时俗去做; 如果对义有危害, 就不去跟着做。......

  • 义与利相对而实相反。才出乎义,便入乎利,其间相去甚微,学者当精察之。

    义和利相对而实质相反。刚刚从义中出来,可能就进入利中,这中间的差别非常微小, 学者应当仔细辨别这些。......

  • 举大德,赦小过, 无求备于一人。

    注重一个人的优秀品质, 原谅他一些微小的过失, 对于任何人都不必求全责备。......

  • 夫有行之士, 未必能进取, 进取之士, 未必能有行也。 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

    有德行的人, 未必能有所作为; 有所作为的人, 未必就有德行。 陈平难道是一个行为惇厚的人吗? 苏秦难道是一......

  • 君子尚义,小人尚利; 尚利则乱, 尚义则治。

    君子崇尚道义,小人崇尚私利。崇尚私利,国家就会动乱;崇尚道义, 国家就会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