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以公灭私, 民其允怀。

    为了公众的利益而战胜个人的私欲, 百姓将会信任并归附于他。......

  • 贵人而贱己, 先人而后己。

    尊重他人并且不自高自大, 首先想到他人然后想到自己。......

  • 夫人有善鲜不自伐,有能者寡不自矜;伐不掩人,矜则陵人。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故君子不自称

    人有了长处很少有不自夸的, 有了才能很少有不自大的; 自夸就要遮掩别人的长处,自大就要侵侮别人。遮掩别人......

  •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上古时所尊行的常理正道, 就是“天子之位, 传于贤而不传于子”。......

  • 古之君子,修身治人,先正其心,自得而已矣。夫能自得,则无不得矣。苟自失,则无不失矣。

    古代的君子,修养身心、治理百姓,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品性,才能自身有所得。如果能自身有所得, 就会没有不能得......

  • 养心莫善于寡欲。

    修养身心的方法没有比节制欲望更好的了。......

  • 用其言, 弃其身, 古人所耻。 凡有一言一行, 取于人者, 皆显称之, 不可窃人之美, 以为己力; 虽轻虽贱

    只运用某人的言论, 却不愿用这个人, 这是古人认为最可耻的事。 凡有一言一行是从他人处获取的, 都要明确地......

  • 养其心莫善于诚。

    加强自身修养, 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诚挚的品德。......

  • 其耆(嗜)欲深者, 其天机浅。

    那些嗜好欲望极深的人, 他们的天赋自然很浅。......

  • 自环者谓之私, 背私谓之公。

    为自己谋利的, 就叫做私; 不为自己谋利的, 就叫做公。......

  • 情莫不有偏, 而以中正者为则;性未能无僻, 而以和平者为度。

    感情不会没有偏向, 而应当把公允正直当作准则; 性格不会没有偏颇, 而应当把和谐安定当作准绳。......

  • 私怨不入公门。

    私人间的怨仇不能影响公事。......

  • 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圣贤事业,具在方册,可效可师;仰不愧天, 俯不愧人, 内不愧心。

    凡是君子树立己身的行为, 自然会有一定的准则。 圣人贤人们的事业, 都记录在典籍之中, 可以用来效法、 学习......

  • 廉者, 政之本也; 让者, 德之主也。

    廉洁是政治的根本, 谦让是品德的主旨。......

  • 勉哉夫子, 行矣勉旃(zhan毡)。

    要经常勉励自己做事时谨慎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