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望余雪

2018-07-04 可可诗词网-祖咏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是作者应进士试时的试帖诗。按例应为6韵12句,而作者仅作了4句即止。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 “意尽。” (《唐诗纪事》卷2)

       终南山,又名南山,属秦岭山脉,在八百里秦川上。由于高大苍翠,十分引人注目。从《诗经·终南》开始,就不断有诗歌作品描写它、赞美它了。这首诗却写得别致,颇有特色。诗写雪后放晴的一个傍晚,诗人远望终南山所见景色:天晴雪融,唯山阴高处尚存积雪,远远望去像是浮在云上;阳光微微抹在林梢; 由于化雪,城中增加了寒气。短短20字,诗人将这一富有特征的特定景象描写得细致入微,不可移易。清王士禛在《渔洋诗话》中认为这首诗是古今咏雪诗中的最佳诗篇,可以与陶渊明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并列,此誉并不为过。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终南望余雪
  • 《 zhōnɡ nán wànɡ yú xuě 》 
    《 终    南  望   余 雪  》 
    .[ tánɡ ]. zǔ yǒnɡ.
    .[ 唐   ]. 祖 咏  .
    zhōnɡ nán yīn lǐnɡ xiù , jī xuě fú yún duān 。 
    终    南  阴  岭   秀  , 积 雪  浮 云  端   。 
    lín biǎo mínɡ jì sè , chénɡ zhōnɡ zēnɡ mù hán 。 
    林  表   明   霁 色 , 城    中    增   暮 寒  。 
     
  •  
    《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文】 遥望终南山的北岭秀色可餐,山顶积雪皑皑仿佛飘浮在云端。天晴了,阳光照射林梢亮得耀眼,傍晚时,长安城里显得更加清寒。

    【逐句翻译】
    终南阴岭秀,终南山岭北多么秀美,
    积雪浮云端。积雪好像浮动在云端。
    林表明霁色,林表被涂上初晴光色,
    城中增暮寒。薄暮时京城更加天寒。
  •  
    ①终南:即终南山,秦岭山峰之一,距长安城南六十里。
     
    ②阴岭:指终南山 的北面。
     
    ③林表:林外,林端。霁色:雨雪止、云雾散后的天色,初晴天色。

  • 【点评】 这首写景的五言绝句,在唐诗中不算十分出色,但历来选家必选,评家必评,原因就在它“意尽”而止,绝不敷衍。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载,这首诗是祖咏的应试之作。唐代应试诗称试帖诗,格式限在五言六韵十二句。诗人只写了二韵四句就交卷,诗却成了这次考试的最佳作品,并为后人称道。艺术创作,形式应该服从于内容的需要,画蛇添足不好,削足适履也不好。诗人当时不管能否考取,写诗意尽而止,这种严肃的创作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集评1】 明·钟惺:“说得缥缈森秀。”(《唐诗归》卷十三)
    清·唐汝询:“岭阳故雪积不消,已霁则暮寒弥甚。”(《唐诗解》卷二十二)
    清·王尧衢:“按唐试此题限五言律,咏作此四句,交卷,人问之,咏曰:‘我已作尽’。此外真更不能添一语矣。”(《古唐诗合解》卷四)
    清·纪晓岚:“三句写积雪之状,四句写积雪之神,各隐然含终南二字在。随之读之是积雪,非新雪,是高山积雪,非平原积雪。”(转自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卷六)
    清·徐增:“此首须看其安放题面,次第如月吐层云,光明渐现,闭目犹觉宛然也。”“此诗处处针线细密,真绣鸳鸯手也。”(《而庵说唐诗》卷八)
    近·俞陛云:“咏高山积雪,若从正面着笔,不过言山之高,雪之色,及空翠与皓素相映发耳。此诗人侧面着想,言遥望雪后南山如开霁色,而长安万户,便觉生寒,则终南之高寒可想。”(《诗境浅说》续编)


    【集评2】
    有司试《终南望余雪》诗,咏赋曰: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四句,即纳于有司。或诘之,咏曰: “意尽。” (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
     
    说得缥缈森秀。(钟评) (钟惺 谭元春《诗归》)
     
    此诗须看其安放题面次第。如月吐层云,光明渐现,闭目犹觉宛然也……此诗处处针线细密,真绣鸳鸯手也。(徐增《说唐诗》卷八)
     
    咏高山积雪,若从正面着笔,不过言山之高,雪之色,及空翠与皓素相映发耳。此诗从侧面着想,言遥望雪后南山,如开霁色,而长安万户,便觉生寒,则终南之高寒可想。用流水对句,弥见诗心灵活。且以霁色为喻,确是积雪,而非飞雪,取譬殊工。(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这是一首试帖诗,本由朝廷规定格式,限用官韵。按规定至少要写四韵八句才算成篇,中唐以后,规定为六韵,诗人却只作两韵四句。他为何作此“不合规格”的诗呢?据计有功《唐诗纪事》说,主考官问祖咏为何只写四句,他的回答是: “意尽。”可见祖咏对此诗颇为自豪。
     
        祖咏和王维相友善,也是一位善于描摹大自然的诗人。首句“终南阴岭秀”,写终南山秀色可餐。终南,即终南山,为秦岭的主峰,在古长安南。王维在咏《终南山》诗中,曾描绘过它那雄伟磅礴的气势,变化多姿的景色。“终南阴岭秀”,“阴”指北面(俗以山北为阴),“秀”即秀美,苍翠欲滴。这句是说,自长安城南望终南山,它北面的山坡上,好一派苍秀欲流的景色!总写“望”的部位和概貌。“阴”字是诗眼,因为“阴”,所以还有“余雪”,于是为下一句的抒写埋下了伏笔。“积雪浮云端”,写终南山的高峻,是“终南阴岭秀”的细部描绘,切题中“余雪”二字。积雪如何能高出云端呢?答案很清楚,是因为“阴岭”山峰高出云端。积雪未融,犹如“白云”,加之山上白云不断流动,就好象阴岭的积雪浮在云层之上似的。一个“浮”字极为传神,既写出山高,又表明雪厚。
     
          “林表明霁色”,以“霁色”正面写“余雪”。林表,即树梢。霁色,是指雪停之后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明”,指天空晴朗,它与“霁”字互为映衬,相互发明。不难想象,这该是多么美的一幅雪景图啊!晴朗的天空,浮云环抱着山顶上白皑皑的积雪,好象是飘动的白纱;树梢上的冰雪闪着晶亮的银光,构成了一个琉璃世界。还有那林中和山坳里深浅不同的阴影衬托其间,更加显出形象阔大,层次清晰,色彩鲜明。这是诗人自长安远观终南积雪的情景。长安距离终南山有三十多公里,不仅阴天看不清它的真面目,就是晴天,也多半是被烟雾所笼罩;只有雨雪初晴时,才是认识终南山最有利的时机。可见这个“霁”字有多么重要!接着便很自然地引出了最后一句。
     
       “城中增暮寒”,由写景转而抒情,是发感慨。俗语说“霜前冷,雪后寒”,“日暮天寒”,这时望终南余雪,景色虽好,但暮寒骤增,自然会使诗人的构思从有形有色的“余雪”,飞跃到无形无色的“余寒”。雪意从终南山,延伸到长安城内,也从视觉感受,扩展到温度的变化,真有“意内言外”之妙。
     
       这首诗虽然短小,确已“意尽”,难怪千百年来为人传诵。
     
  •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祖咏在 长安应进士试,这首诗是他的应试诗。按例,应试诗应为五言六韵十二 句,但祖咏写了这四句就交卷,考官问他何故,他回答说“意尽”。也就是 说,他认为已经将意思表达清楚了,无须画蛇添足。
     
       这首诗写雪晴后,从长安城南望终南山的景象。“终南阴岭秀”,从长 安城中遥望终南山,见到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而且,唯其 “阴”,才会有“馀雪”,阳光普照的地方,雪当然融化了。放眼望去,终南山 给人的印象是秀丽。为何“秀”?“积雪浮云端”,终南山的阴岭高耸入云, 积雪未化,随着白云的流动,白雪就像漂浮在云之端。“浮”字用得很生 动,形象地表现出高出云端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有如水浪波光粼粼。 前两句虽没有写到阳光,但后面的“林表明霁色”作了补充,将前后照应, 则能想象到雨雪初晴,阳光给“林表”抹上的色彩。
     
      “林表明霁色”,“明”字表明晴天,“霁”说明在雨雪初晴之时,这两个 字将“望馀雪”写活了。从地理位置来看,终南山距长安城约六十里,在冬 季,从长安城内遥望终南山,阴雨之日自然看不清楚;晴空当照的时节,终 南山也是雾霭笼罩;若想看清楚其面貌,大概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现实 生活中,我们都有久雨初晴,视野开阔的经验。所以,一个“霁”字,使“望 馀雪”成为可能,诗人的描写更为真实。再将此句推敲,“林表”是终南山 阴岭的“林表”,说明“霁色”不在山下,也不在山腰,而在山顶。阴岭的山 顶是西边,由此可知,其时为夕阳西下之时,落日的余晖撒在山顶,染红了 丛林,照亮了积雪。如此,结句的“暮”字已呼之欲出。
     
      俗谚曰:“下雪不冷消雪冷。”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 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天寒”,日暮之 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意已尽,自然 无须赘述。
     
       这首诗前三句写望中所见,从阴岭、云端、积雪到林表,极有层次。末 句写望中所感,把“馀雪”二字作了深层次的抒写,将终南山馀雪美景恰到 好处地描绘出来,正因如此,王士禛在《渔洋诗话》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等并列,称 作古今咏雪的“最佳”之作。
     
     
  •       首句是说终南山景色秀美。因终南山在长安城南面,故从长安城中遥望,自然只能望见它的阴岭了 (古人称山北为阴)。次句 “积雪浮云端”的 “浮” 字妙极。因为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山顶积雪又在阳光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 “浮” 之感觉吗?这是通常所说的化静为动之写法。这句是说,终南山北坡高出云端,积雪未化。
     
          第三句 “林表明霁色”,这 “霁色” 指的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在这里是给“林表” 涂的色彩。因为距终南山六十里之遥的长安城,别说阴天看不清山貌,就是大晴天也只能看个大致轮廓。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由于雪光返照时才能一睹终南的 “庐山真面目”。可见若无此“霁” 字,这首诗的意象便失去客观真实了。
     
          末句写 “望” 中所感。俗谚有云: “下雪不冷化雪冷”,又云 “日暮天寒”。一场雪后,除终南余雪外,其他地方的雪已大量消融,吸收大量热量,自然要冷一些; 日暮天晚,自然又要比大白天寒; 而望终南山余雪,寒光闪闪,更令人倍添寒意。
     
        据 《唐诗纪事》 所载,此诗为诗人应试时作,据说按应试规定应写成六韵十二句的排偶体,但诗人只写四句即交卷,人问其故,答曰 “意尽”,无话即短,何必画蛇添足! 宗师大人朱笔是否 “法外施恩” 也无从查考,但我们确应佩服诗人的胆识: 即使冒犯应试天条也决不画蛇添足!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