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送郭拱辰序》

2024-01-28 可可诗词网-唐宋散文 https://www.kekeshici.com

朱熹《送郭拱辰序》

世之传神写照者2,能稍得其形似3,已得称为良工4。今郭君拱辰叔瞻,乃能并与其精神意趣而尽得之5,斯亦奇矣!

予顷见友人林择之、游诚之6,称其为人,而招之不至。今岁惠然来自昭武7,里中士夫数人欲观其能8。或一写而肖9,或稍稍损益,卒无不似10,而风神气韵11,妙得其天致12。有可笑者,为予作大小二象,宛然麋鹿之姿13,林野之性14。持以示人,计虽相闻而不相识者15,亦有以知其为予也。

然予方将东游雁荡16,窥龙湫,登玉宵17,以望蓬莱18,西历麻源19,经玉笥20,据祝融之绝顶21,以临洞庭风涛之壮,北出九江22,上庐阜23,入虎溪24,访陶翁之遗迹25,然后归而思自休焉26。彼当有隐君者27,世人所不得见。而予幸将见之,欲图其形以归28。而郭群以岁晚思亲,不能久从予游矣,予于是有遗恨焉29。因其告行30,书以为赠。

淳熙元年九月庚子晦翁书31

【注释】 1本文选自《朱文公文集》七十六卷。郭拱辰,字叔瞻,宋代莱州三山(在今山东省掖县北莱州湾沿海地区)人。序:唐宋以来,送别友人时赠言之文称序。 2传神:肖象画的传统名称,也叫传真。写照:写真。写照,和“传神”为同义词,即画人物肖象。 3形:外形,与“神”相对。 4得:可以,能够。 5意趣:思想与旨趣,边里指意态。6林择之:名用中,字择之,号东屏,福州古田县(今福建省古田县)人,始从林光朝学习,后从朱熹学习,嗜学不倦,朱熹谓之“畏友”,终身不求仕进,有《草堂集》。游诚之,名九玄,字诚之,建宁府建阳县(今福建省建阳县)人,历任福州古田尉、荆鄂宣抚参谋,卒谥“文静”,有《默斋遗稿》。 7惠:顺。惠然,顺利地。昭武:三国时吴国设置的县,晋代避司马讳,改为“邵武”,宋时为邵武军首府所在地(今福建省邵武县)。8里:古化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为行政单位。士夫:士大夫。能:技能,本领。 9或:肯定性无定代词,有的。肖:象。 10卒:最后。11风神气韵:指态度神情。 12天致:天然的情趣姿态。 13宛然:仿佛,好象。麋鹿之姿:麋鹿那样天真的姿态,状貌。 14林野:山林田野,这里用来表示自然纯朴的意思。 15计:估计,予料。 16雁荡:《清一统志》记载:“浙江温州府雁荡山在乐清县(今浙江省乐清县)东九十里,盘曲凡数百里,其峰百有一,谷十,洞八,岩三十,争奇竞胜,游历难遍。雁之春归者留宿焉,故曰雁荡。有大小龙湫(qiu秋)会诸涧水。悬崖数百丈,飞瀑之势,如倾万斛水从天而下。” 17玉宵:峰名,是桐柏山九峰之一,在浙江台州府天台县(今浙江省天台县)西北,重岩叠障,松竹苍翠。 18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之一。 19麻源:江西建昌府南城县(今江西省南城县)西约七公里半的地方。循溪而入,多茂林修竹,土地肥沃。 20玉笥(si四):山名,湖南长沙府湘阴县(今湖南省湘阴县)东北,道教所称福地之一。 21祝融:峰名,在湖南衡州府衡山县(今湖南省衡山县),是衡山七十二峰中最高的峰。湘水环绕山下。 22九江:亦名浔阳江,是长江的一段,流经江西九江府(今江西省九江地区)一带。也有人认为是在湖北、江西间流入长江的九条支流。 23庐阜:即庐山。 24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莲社高贤传》(晋人撰,《增订汉魏丛书》辑有此书,记述了“虎溪”名称的来历:“慧远法师居东林,其处流泉匝(za扎)绕寺,下入于溪,每送客过此,辄有虎号鸣,因名虎溪,后送客未尝过。” 25陶翁:陶渊明,晋代杨州庐江郡浔阳县(今江西省九江西南方)人。 26休:辞官。27彼:彼处,那些地方。当:应当,该。 28图:画。 29遗恨:遗憾。 30因:趁着。 31淳熙(宋孝宗年号)元年:公元1174年。庚子:庚子日,这月庚子日是十六日。

【今译】 世上画人物肖象的人,能把外形画得有点象,就可以称为好画工了。现在郭拱辰叔瞻,不但外形画得好,而且还能把精神意态画出来,这就不同凡响了。

我不久前见到了林泽之、游诚之两位朋友,谈起郭拱辰的为人,认为他是个叫不来的人。今年他顺利地从昭武来了,里中的几个士大夫想看看他的本领。有的一画就象,有的稍微增添几笔,有的稍微减少几笔,最后没有不象的,并且态度神情画得特别妙,再现了被画者天然的情趣姿态。有一件可笑的事,给我画了大小两张象,好象具有麋鹿那样天真的姿态,山林田野那样自然纯朴的本性。如果拿去让人看,估计即使听说过而不认识我的人,其中也会有人知道画的是我。

然而我正打算向东游览雁荡山,窥视龙湫湖,攀登玉宵峰,瞻望蓬莱山,向北游览麻源,经过玉笥山,登上视融峰的最顶端,再到洞庭湖观看风起涛涌的壮景,向北出九江,上庐山,入虎溪,探访陶渊明的遗迹,回来以后就打算辞官。那些地方应当有隐士,世上一般人看不到他们。如果我幸运地遇见他们,就想把他们的形貌画好带回来。但是郭拱辰因为一年将尽而思念父母亲,就不能长期跟着我去游览了,因此我有些遗憾。趁着他来向我辞行的机会,写下这篇序赠送给他。

淳熙元年九月庚子日晦翁书。

【集评】 清·林云铭:“从写真小技中,发出如许大想头,盖彼时幅员(幅,广;员,周。幅员,指疆域)日蹙,其东西北三面可以一览而尽。贤人遁迹,仕路一空。……语虽壮而实悲,要于言外得之。其笔法亦从《史记》中来。”(见《古代散文选》中册365页

【题解】,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年版) (荆贵生)

【总案】 《送郭拱辰序》;文短味永,在赠序中实不多见,体现了作者“平说而意长”的为文作风。文章开始即以传神之笔,以映衬之法,将郭氏的高超画技写出,超凡入胜,令人称“奇”。短短几语,极迭宕开合之势。“世之传神写照者”,“稍得其形似”,即为“良工”,而郭氏“乃能并与其精神意趣而尽得之”,岂不强良工百倍!美赞不虚,所以接写郭氏为己与“里中士人”画像,从实处证明郭非寻常画工可比,表现在:一是郭招而不至的不凡气度;二是为“里中士大夫”画像能妙得天致,传其风神气韵,因而令观画者露出会心的笑;三是为作者图二小像,宛然有隐士之风采,获致了“持以示人,计虽相闻而不相识者”,亦知其为作者之像的逼真传神之效。作者经过由虚入实的描写,郭拱辰的风采神态及其画技之妙绝已经活灵活现了,然而作者并不就此停止对郭的描写,而是荡出远神写出难以言传的意象,通过抒写自己的襟怀愿望,进一步写出郭氏行云野鹤般的气度。作者与郭氏游雁荡,窥龙湫,登玉霄,望蓬莱,历麻源,经玉笥,据祝融,临洞庭,出九江,上庐阜,入虎溪,访遗迹之后,欲图隐君子之形以归,而郭氏岁晚思亲而辍游,作者的愿望落空,成为憾事。这样,郭氏欲画则画,欲游则游,欲辍则辍的风慨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回味余地,内中隐含着的贤人遁迹,仕路一空的弦外之音也就微可闻了。看是淡淡写来,实则语浅意深,含有未予言说的悲慨。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