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留侯论》

2024-03-16 可可诗词网-唐宋散文 https://www.kekeshici.com

苏轼《留侯论》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2。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3,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圮上之老人也5,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6,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7,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8,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9,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10,其平居无罪夷灭者11,不可胜数,虽有贲、育12,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13,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14。子房不忍忿忿之心15,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16。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17,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18,不死于盗贼19,何哉?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20,不为伊尹、太公之谋21,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22,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圮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23,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24。”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25。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26。且夫有报人之志27,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28,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故命以仆妄之役29,油然而不怪者30,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31;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32,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33?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34,不称其志气35。呜呼!而愚以为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注释】 1《留侯论》是作者参加制科考试时所上《进论》中的一篇文章。留侯,即指张良。张良(?——公元前186),字子房。他辅佐刘邦灭亡秦朝,打败项羽,平定天下,建立汉朝。刘邦称帝,封他为留候。2节:节操。 3卒(cu促)然:突然。卒,同“猝”。 4挟持者:指抱负、理想。 5圮(yi夷)上老人:指黄石公。圮上,桥上。《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行刺秦始皇未成,潜逃下邳,曾在桥上遇见老人黄石公。黄石公故意将鞋子掉到桥下,要张良捡起来给他穿上,张良忍气吞声,果真照办。于是,黄石公约张良五天后一早来见,前两次都因迟到而受责备,第三次,张良半夜就到桥上等待,黄石公大喜,便将一部《太公兵法》送给了他。传说张良后来就是凭借这部兵书,辅助刘邦夺取天下。司马迁评论这件事说:“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指精灵)。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 6隐君子:隐士。 7微见:隐约地表露出来。微,隐微,不明显。 见,同“现”。 8鬼物:犹言“鬼神”。王充《论衡·自然》:“或曰张良游泗水之上,遇黄石公授太公书。盖天佐汉诛秦,故命令神石为鬼书授人。” 9韩之亡:秦国并吞六国,最先灭亡韩国,时在公元前二三○年。 10刀锯鼎镬(huo霍):代指各种残酷的刑罚。鼎镬,古时用作烹人的刑具。 11平居:平常,平时。 夷灭,抄斩,灭族。 12贲(beng奔)、育:指孟贲、夏育,卫人,古代著名的两位勇士。 13持法:执法。急,峻急,严厉。 14其末可乘:到了末势可以趁机利用。15忿忿:气愤不平的样子。 16逞于一击:指张良狙击秦始皇一事。《史记·留侯世家》载,韩亡,张良“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东南)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逞,逞能,冒险。 17其间(jian见):指生与死两者的距离。间,间隔。 18千金之子: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19不死于盗贼:即不能死于做盗贼。20盖世:超过一世之人。 21伊尹:商初开国功臣,辅佐商汤王灭夏,建立商朝。太公,即吕尚,姜姓,吕氏,字子牙,周初开国功臣,辅佐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 22荆轲、聂政:均为战国末期有名的刺客。荆轲曾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赢政,未遂身亡;聂政曾为韩卿严仲子刺杀韩相侠累,后自刎而死。 23倨傲:傲慢。鲜腆(xian tian显舔),没有礼貌的样子。折,折辱,侮辱。 24孺子可教也:这是黄石公在送太公兵书前称赞张良的话,见于《史记·留侯世家》。 25“楚庄王”六句:郑伯,郑襄公。肉袒,袒衣露体,表示服罪。牵,用羊作奉献的礼物。逆,迎接。下人,屈居人下。舍,行军三十里为一舍,此指庄王后退三十里。《左传·宣公十二年》载,楚庄王伐郑,“克之,入自皇门,至于逵路。郑伯肉袒牵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左右曰:‘不可许也,得国无赦。’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庸可几乎?’退三十里,而许之平。’ 26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归臣妾于吴,归属于吴国充当臣妾。《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目:‘君王亡君勾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其后,勾践和妻子一同在吴国做了三年奴仆,才得以返归越国。 27报人:找人报仇。 28素:素交,故交。 29仆妾之役:奴仆所干的事,此指圮上老人命张良捡鞋的事。 30油然:和顺的样子。 31锋:锋芒,锐气。 32弊:衰竭,疲惫。 33淮阴:指淮阴侯韩信。自王,擅自称王。词色,言词、脸色。《史记·淮阴侯列传》载,当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时,韩信攻取了齐地,派人向刘邦请求自立为假(代理)齐王。刘邦大怒,斥责道:“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由于张良及时提醒不可得罪韩信,刘邦随即改口道:“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于是马上派张良册立韩信为王,命其发兵击楚。 34太史公:指担任太史令的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太史公曰:‘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 35称:相称,配得上。



【今译】 古代所说的豪杰一类人物,必定有超过常人的节操。按人之常情,总有一些不能容忍的事。一个普通人受到侮辱,就会拔出剑来,挺身与人家争斗,这不能算作真正的勇敢。天下有一种特别勇敢的人,突然受到凌辱并不惊恐,无故被人欺侮也不发怒。这是因为他抱负很大。志向很高远。

张良曾经在下邳一座桥上得到黄石公老人赠送的兵书,这件事非常奇怪。然而怎能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士有意出来考验他呢?从老人的行为隐约表露出来的用意上看,处处都含有圣贤给予警醒、告诫的意思。可是世上的人不明白,认为他是鬼物,这也太过分了,况且他的用意并不在于仅仅送给张良一本兵书。当韩国灭亡的时候,秦国正处在兴盛时期,它用刀锯鼎镬等酷刑对待天下有才能的人,那些平时没有犯罪而被灭族的,多得数不清。即使有象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没有办法施展他们的本领。当法令施行得很严厉的时候,它的锋芒是不能触犯的,而到了最后却有可能利用的机会。张良忍不住愤恨的心情,只凭着个人的力气,用铁椎伏击秦始皇去冒险。当时,张良虽然没有死,但生与死之间差不了一根头发,实在也太危险了。大凡富贵人家的子弟,不能因为做盗贼而死,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值得去为做盗贼而死。张良具有压倒世人的才智,不去效法伊尹、吕尚辅君立国的深谋远虑,而只是采用荆轲、聂政行刺复仇的方法,虽然侥幸免于一死,但这却是桥上老人黄石公替他大为惋惜的一件事。因此,黄石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地折辱他,使他能够有所忍耐,然后才可以成就大事。所以黄石老人最后对张良说:“你这个年轻人是可以教育成才的。”

当年楚庄王进攻郑国,郑襄公袒衣露体,牵羊迎接,表示臣服。楚庄王说:“郑国的君王能够屈居人下,一定能信任和使用他的人民。”于是退兵三十里。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围困在会稽,随后投降吴国做了奴仆,三年中从不倦怠。再说,一个人有了报复仇人的志向,而不能屈居人下,这也不过是普通人的刚强。桥上老人黄石公认为张良才能有余,而担忧他的度量不够,所以才狠狠地挫折他那种年轻人的刚锐之气,让他能忍受小的怨愤而实现大的谋略。为什么呢?黄石老人和张良平生没有交往,他们在野外突然相遇,老人却叫张良去做捡鞋穿鞋这种奴仆所干的事,让他态度和顺而并不责怪。这就是秦始皇不能使他惊恐、项羽不能使他发怒的原因啊!

考察刘邦能够取胜、项羽却遭到失败的原因,就在于能忍耐和不能忍耐之间罢了。项羽只是由于不能忍耐,因此虽然百战百胜,却很轻率地使用他的精锐兵力;刘邦能够忍耐,注重保全他的精锐兵力,以等待敌方衰疲再予反击,这是张良教给他的好办法。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而想自立为王时,刘邦发怒,在语言和脸色上都表现了出来。由此可见,刘邦还具有普通人的刚强性格和不能忍耐的气质,如果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的帝王大业呢?

太史公司马迁对张良有点疑惑,原以为他是一个身躯高大奇伟的人,可实际上他的相貌却象少妇或大姑娘一样文弱,与他的志向和气度很不相称。唉!可我认为,这正是张良之所以为张良而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啊!



【集评】 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卷三:“能忍不能忍是一篇主意。”“主意谓子房本大勇之人,惟少年气刚,不能涵养忍耐,以就大功名,如用力士提铁椎击始皇之类,皆不能忍,老父之圮下.始命取履纳履,与之期五更相会,数怒骂之,正以折其不能忍之气,教之以能忍也。”

明·归有光《文章指南》信集:“作文须寻大头脑。立得意定,然后遣词发挥,方是气象浑成。……苏子瞻《留侯论》,以忍字贯说是也。”

明·杨慎《三苏文范》卷七:“东坡文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至其浑浩流转,曲折变化之妙,则无复可以名状,而尤长于陈述叙事。留侯一论,其立论超卓如此。”

清·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东坡集录》卷二:“博浪沙击秦,一事也;圮桥进履,又一事也。于绝不相蒙处,连而合之,可以开拓万古之心胸。”

清·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卷二十一:“太白于博浪沙击秦,许以智勇。此又翻出子房之不能忍,而老人教以能忍,议论正大。且其意不在书一语,空际掀翻,如海上潮来,银山蹴起。”“老人教子房以能忍,是正义;子房又教高祖能忍,是余意。作文必如此推论。”

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八:“劈空提出个‘忍’字,辟去俗论,翻却常解,立定主意。反反复复,到底总归一线,直如千丈游丝,袅袅天际,绝不见有断绝处。此固由立意之高,而亦缘运笔之妙。实事全以暗用,且不遽然说尽。全幅段段俱用轻逗浅挑。才说到本意,却又放开手笔,另从他处远远写起,直至后幅,方尽情发泄。故分前后观之,其前半运笔似蜻蜒点水,其后半运笔又似万壑朝宗。如此行文,自非胸有成竹、笔具炉锤者,哪能辨来。”

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六十六:“论者曰能忍,然而实无正证也。拈起圮老深折,运化沙椎小忿,惩所不忍以归于忍。假一二初迹,以显佐汉定天下全神也。惟封齐,是用忍一证,亦复拈运洒脱。此与《管仲篇》,非慧业人,无处着手。”

清·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八:“论子房生平以能忍为高,却从老人授书、桥下取履一节说入,乃是无中生有之法,其大旨则本于《老子》柔胜刚、弱胜强意思,非圣贤正经道理。但古来英雄才略之士,多用此术以制入。”

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卷三:“原评云:子房受书事甚奇,偏驳之不道,凭空撰出一‘忍’字,以我驭题,将子房事实贯串,先抑后扬,前有衬,后有波,一结更不可方物。而圣贤道理,豪杰经济,皆在其中。是奇而不诡于正者。”



【总案】 这是一篇带有评传性的历史人物论,主要针对张良为圮上老人拾履而得奇书一事进行评说,翻空出奇,推倒旧论,阐明张良辅佐汉高祖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忍”,即“忍小忿而就大谋”。全文以“忍”字为线索展开议论,开篇总冒,横空立论,指出能“忍”是古代豪杰之士所具有的“过人之节”;接着便顺势引出张良受书于圮上老人一事,并议及张良曾因不能“忍”而击秦失败,申论老人用意不在于授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然后可以就大事”;以下又引用郑伯肉袒迎楚、勾践臣妾于吴的史实作为陪衬,再次申述老人警戒张良能“忍”,“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的良苦用心;最后进一步生发开去,通过对刘、项胜败的分析,说明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张良教会刘邦能“忍”,由此强调和突出了“忍”的重大作用,印证了圮上老人授书张良的用意所在,大大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诚然,从“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古训来看,作者的见解自有一定的正确性;但把刘、项胜败的原因完全归结于“能忍与不能忍”,无疑又有很大的片面性。

通篇紧扣“忍”字运笔,一意反复,腾挪变化,或解说故事,或征引史实,或正反论证,或类比推理,辨析周密,层层演进,写来“忽出忽入”,“若断若续,变幻不羁,曲尽文家操纵之妙”。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