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侯蒙《临江仙·风筝》

2019-05-13 可可诗词网-唐宋元小令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宋)侯蒙

临江仙·风筝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这是侯蒙留下的唯一一首词,表面借咏风筝以自嘲,其实是在讽刺那些狗眼看人低、一心往上爬的势利小人。由于他在年轻时,科举总是考不中,相貌长得又难看,就有人把他的像画在风筝上,放上天空,拿来取笑。他看了后,就在风筝上写了这首小令,用来回击那些讥讽他的人。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开头就从自嘲落笔。“行藏”,出处,见于《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他说自己一直没有遇合的机会,做不上官,隐居在家,谁个肯信实自己呢?眼下正显露了名声和踪迹。首句写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困顿,受到世人白眼是必然的,表面是在自嘲,内骨却是自傲。次句写自己隐居待时,竟然扬名显迹,受到世人瞩目,可真大出意料,表面是在解嘲,内骨却饱含愤慨。

“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这三句紧承“表名踪”而来,说他没来由地被良工巧匠在风筝上画了自己的容貌,迎着风势,轻借风力,随着风筝一下子飞上了高高的天空。“无端”,无缘无故;“形容”,形体和容貌。原来他就是这样被“表名踪”的,我们从“无端”二字中,能感受到作者在自嘲的调侃语气里的一腔激愤。他对那些嘲弄自己的人既莫可奈何,又强烈憎恶,却以“良匠”称之,寓庄于谐,内含讥刺。妙更妙在描写风筝凭借风力高飞入空的画面,说明自己就是这样显露了名踪,真叫人有苦难言,哭笑不得;骨子里却在为那些一心趁势往上爬的势利小人画像,揭露他们丑恶的嘴脸和肮脏的灵魂。也许正因如此,曹雪芹才化用这一警策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派做藏机不露的薛宝钗的内心独白吧(《红楼梦》第七十回)。

下阕紧承上阕末两句的句意,由写风筝怎样飞上天空转写飞空之后的情景;同时在寓意方面既承上文,又拓新境,全力以赴地开始对封建社会中那些得势一时之徒,从外形到内心展开全面的揭露,给予辛辣的讽刺。

“才得吹嘘身渐稳”,明写风筝得风吹助,渐渐平稳地飘飞起来,暗喻那些趁势爬上社会高层的人得到权势者的吹捧,社会地位逐渐地稳固起来。“吹嘘”,吹助,一语双关,贬意显豁。“只疑远赴蟾宫”,明写风筝越来越远地高飞,只怕是要飞到月宫去了,暗喻那些一心往上爬的人简直要去蟾宫折桂、一品登科了。俗传月中有蟾蜍,又传月中有桂,人们常以蟾宫折桂为登科之称。“雨余时候夕阳红”,明写风筝在雨过天晴、落日通红之际飘飞天穹的景象,暗喻爬上去的人那种有如拨开阴霾而飞黄腾达的心境。三句用韵,一气而下,名写风筝高飞,实写小人心理,纯用比喻手法,进行双关刻画,把那些讽刺他妄想上天者的稳秘企图揭示得酣畅淋漓,入骨三分。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在连用比喻之后,转用直露描述,赤裸裸地说:在那平地上,有几个人正在眼巴巴地看着我高飞青天之上呢!言外之意,地上能有几人像我这样飞上天呢?这把那些得势小人的得意声口摹写得惟妙惟肖,不仅勾画出他们以此骄于世人的嘴脸,而且揭示了他们寡廉鲜耻、自以为得计的内心世界。其中一个“我”字,貌似承接上阕叙述口气而来,使全词脉络不断,实是让自鸣得意的得势小人夫子自道,以显示其不以为耻的丑态。词人就这样出色地完成了借自嘲以讽世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