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义疏之学

        国学有祭酒一人、博士二人……天监四年置五经博士。
        

《隋书·百官志》


        太和之后,盛修文教,搢绅硕学,济济盈朝,缝掖巨儒,往往杰出,其雅诰奥义,宋及齐梁,不能尚也。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江左《周易》则王辅嗣,《尚书》则孔安国,《左传》则杜元凯。河洛《左传》则服子慎,《尚书》、《周易》则郑康成,《诗》则并主于毛公,《礼》则同遵于郑氏。大抵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考其终始,要其会归,其立身成名,殊方同致矣。……高祖膺期纂历,平一寰宇顿天网以掩之,贲旌帛以礼之,设好爵以糜之。於是四海九州强学待问之士,靡不毕集焉……及高祖暮年,精华稍竭,不悦儒术,专尚刑名……仁寿间遂废天下之学,唯存国子一所弟子七十二人。炀帝即位复开庠序国子,郡县之学盛于开皇之初,征辟儒生,远近毕至,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之下,纳言定其差次,一以闻奏焉。于时旧儒多已凋亡。二刘拔萃出类,学通南北,博极古今(二刘,指刘焯、刘炫,各有传——引注)后生钻仰莫之能测。所制诸经义疏,搢绅咸师宗之。既而外事四夷,戎马不息,师徒怠散,盗贼群起。礼义不足以防君子,刑罚不足以威小人,空有建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其风渐坠,以至灭亡。
        

《隋书·儒林传·序》


        高祖始受命锄颣夷荒,天下略定即诏有司立周公、孔子庙于国学,四时祠。求其后,议加爵土,国学始置生七十二员……太宗身橐鞬,风��露,然锐情经术,即王府开文学馆。……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馆……贞观六年诏罢周公祠,更以孔子为先圣,颜氏为先师。尽召天下惇师老德,以为学官……命祭酒博士讲论经义……帝又雠正《五经》缪阙,颁天下,示学者与诸儒,稡章句,为义疏,俾久其传。
        

《新唐书·儒学上》


        宝应二年,礼部侍郎杨绾上“疏”言:进士科起于隋大业中,是时犹试策。高宗朝刘思立加进士杂文、明经、试帖。故为进士者,皆诵当代之文,而不通经史……《论语》、《孝经》、《孟子》兼为一经。
        

《新唐书·选举志》


        帝尝叹《五经》去圣远,传习寖讹,诏师古于秘书省考定,多所厘正。既成,悉诏诸儒议,于是各执所习,共非诘师古。师古辄引晋宋旧文,随方晓答,谊(义)据该(赅)明,出其悟表,人人叹服……帝因颁所定书于天下,学者赖之。
        

《新唐书·儒学传·颜师古传》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譔《五经义训》凡百馀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
        

《新唐书·儒学传·孔颖达传》


        先是马怀素譔《书志》。褚无量校“丽正四部书”,业未卒,相次物故。诏行冲(元澹)并代之。玄宗自注《孝经》,诏行冲为“疏”立于学官。
        

《新唐书·儒学传·元澹传》


        《朱子语录》谓:五经疏,《周礼》最好,《诗》、《礼记》次之,《易》、《书》为下。其言良允!然名物训故,究赖之以有考,亦何可轻也。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尚书正义》


        唐人作“五经正义”,《春秋》主左氏传,《公羊》、《谷梁》虽在中经、小经之列,而习此二经者殆绝。唐时如啖(助)、赵(匡)、陆(质)兼通三传者甚少;如陈商能分别《春秋》是“经”,《左氏》是“史”,更别无其人矣。
        

清·皮锡瑞《经学通论·春秋》


        【评】经学至于隋朝,主要是分部编类,辑集庋藏。唐代经太宗、玄宗等提倡,进行注解疏证,校刊考定,以颜师古、孔颖达等为主要人物。在他们之前,尚有陆德明著《经典释文》。此外,啖助及其徒赵匡、陆质于《春秋》学有专攻,陈商之见亦多为后人重视。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7-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ciyu/236262.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