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024-05-11 可可诗词网-词语故事 https://www.kekeshici.com

兼听: 多方面听取意见。明: 明白。偏信: 单纯听信一方的意见。暗: 昏暗、糊涂。听取多方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一方意见,就分不清是非。源自东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唐太宗)问魏徵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魏徵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敏锐,清廉正直,知古论今,以敢于向皇上提意见、说真话而著称,为巩固朝廷的统治地位作出了很大贡献。一次,唐太宗李世民问他:“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明白而不糊涂呢?如果办错了事又是什么原因呢?”魏徵回答:“上下左右的意见你都要听一听,自然会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假如您只听信一面之辞,那就会局限于片面性而把事情办错了。过去,秦二世偏信赵高,而遭来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而自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导致了彭城阁之变。这都是偏听偏信的结果。反之,一国之君多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多听取分析各方面的意见,就能避免一些祸患。例如尧帝因经常下基层走访百姓,苗这个人所干的坏事他就知道了;舜帝由于兼听兼信,共、鲧等人的罪行就没有逃脱。所以说,英明的君主是从不堵塞言路的。下边的各种情况都反映上来,这样您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定。”

现在“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多用来劝诫别人,说明要听取各方面意见,全面了解情况,才能明辨是非;如果听了一面之词就相信,必将造成错误的判断。

今日更新
  • [2018-09-30]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