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箭已经搭在弓弦上,事情已到了必定发生的地步。语出《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七引《魏书》:“太祖平邺,谓陈琳曰:‘卿昔为本初作檄书,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琳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
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建安中期(207年左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人,因诗文造诣颇高,被人并称“建安七子”。陈琳起初是大将军何进的主簿,后来又在袁绍手下掌管文书。袁绍与曹操争战时,叫陈琳写了一篇讨曹檄文,不但历数曹操当前罪状,还把曹操祖宗三辈骂了个遍。
曹操正患头风病,见了檄文,头风病立刻就好了,还说:“陈琳这样的人才为袁绍做事,实在太可惜了。”后来曹操打败了袁绍,让陈琳和阮瑀做记室,掌管文件、书报的起草工作。一次,曹操问陈琳:“当初你为袁绍写文章骂我,只说我个人的罪状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骂我的祖宗呢?”陈琳说:“我是袁绍的部下,他叫我写,我就得写,好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啊!”曹操听后,大笑不止,再也不提及此事。
后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比喻形势十分紧迫,已经到了非做不可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