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
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赵惠文王有两个忠勇爱国、才能出众的贤臣,一个是相国蔺相如,一个是大将廉颇。这一文一武、一将一相,闻名各国,威震四方,连强大的秦国也对赵国忌惮三分。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接连立了大功,赵王任命他为相国,位居上卿,比廉颇的官衔还要高一点。廉颇心里不服,对人说:“我这个大将,是在战场上拿命换来的,不像人家光凭一张嘴,就爬到了我的上头,我若遇见他,非给他点难看不可。”蔺相如听到这话后,就经常留心,有意避开廉颇。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也很得意。可是蔺相如自有他的道理:“秦王那样的威势都吓不了我,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今天的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所怕的,就是我跟廉将军的团结一致……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不计较私人的恩怨和面子!”这话传到廉颇的耳朵里,他非常感动,也非常惭愧,就负荆到蔺相如家去请罪。蔺相如和廉颇两人从此誓同生死,成为至交。
以后“将相和”常用来形容那些顾全大局,从整体利益出发,讲团结合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