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神
即集中精神、聚精会神的意思。
有一年,孔子前往楚国,途中看到一个驼背老翁在一棵大树下,拿着一根顶端沾着树脂的竹竿捕蝉。他动作麻利,一会儿就能粘一只,然后放入筐中,旁观的人简直看得入了迷,觉得非常神奇。孔子不禁称奇道:“老人家,您的手真巧呀!”
老人听后非常高兴,把自己练习捕蝉的过程告诉了孔子:“用竹竿捕蝉,先要练手劲,使竹竿保持平稳。开始练时,我在竹竿上端放两粒弹丸,手持着竹竿,不能让它掉下。后来,我又增加到三粒,做到这一步,捕蝉就有一些把握了。当练到放五个弹丸还不掉下来时,那捕蝉就真像随手摘果子一样了!”
停了一会儿,老人又对旁观的人说:“捕蝉时,我站在树下就像一个木桩,一动不动;我手执长竿,一点也不能颤动。我注意的就是蝉翼。这时,什么都不能影响我的注意力,做到了这种程度,怎么能粘不到蝉呢?”
孔子听了很受启发,他对弟子们说:“用心不分散,才能聚精会神,不就是这位驼背老人所说的情况吗(原文是‘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孔子说的“凝于神”,后来就简化成了“凝神”,常用来形容人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