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挂书
典出《新唐书·李密传》。
李密,字玄邃,隋末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市北)人。李密少年时,曾被派到隋炀帝的宫廷中当侍卫。因为他性格灵敏好动,在值班时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认为这孩子不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垂头丧气,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心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次,李密骑牛出门求学。途中,他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从中抽出一本,骑在牛背上边读书边赶路。正巧隋朝的宰相杨素坐着马车从后面赶上来,看到前面一个少年骑在牛背上读书,暗暗称奇,便上前跟李密攀谈,觉得这个少年不是等闲之辈。回家后,杨素对他的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孩子的学识、才能和气度,比你们兄弟几个强得多。”于是,杨玄感便倾心结交了李密。
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看到隋朝大势已去,便乘机起兵反隋,并请李密为他出谋划策。但是在关键时候,杨玄感由于没有采纳李密的妙计,致使兵败身亡。李密也因此被朝廷四处追杀,无处藏身,便投靠了瓦岗寨农民起义军。后来,成为这支农民起义军的首领,给隋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
后来,人们以“牛角挂书”比喻勤奋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