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十八变
指女子从小到大容貌、形体乃至性格诸多方面变化很大。其由来有两说:
① 女大十八变的“十八”,并不是专指年岁说的,而是指多变而言。多变以十八称之,与《易经》所述的爻卦有关。《易经·系辞》:“十有八变而成卦。”周文王在被囚中发愤治学,将八卦各取一字作为代称,即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各代表一定属性的若干事物,又以八卦中的两卦相叠进行组合排列,演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并以此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说明阴阳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提出了“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并写成了《周易》一书,对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影响巨大,被列为我国的《五经》之一。
由于爻卦的相互组合,变化多端,六十四卦中,每卦都有十八次的变化,真可谓变化之多矣。故胡朴安《俗语典》云:“凡事物之多变者,俗并以十八言之。”
由此,称女孩子成长、体貌心神等方面变化很多为“女大十八变”。
② 源于北宋·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幽州谭空和尚》一书。该书载:“有尼欲开堂说法,师曰:‘尼女家不用开堂。’尼曰:‘龙女八岁成佛,又作么生?’师曰:‘龙女有十八变,汝与老僧试一变看?’”这里所说的龙女,并非传说《柳毅传书》中那个龙女,而是指佛经故事中的龙女。据《法华经》、《法苑珠林》等书记载,龙女名尼连荼耶,为娑竭罗之女,八岁领悟佛法,现成佛之相,通神善变。“女大十八变”即由“龙女有十八变”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