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
塞: 边塞。翁: 老人。原意为边塞老人丢失了一匹马。典出《淮南子·人间训》。
古时候,在边塞地区住着一位老人,这老人年纪虽然大,但思维敏捷,说话风趣,十分讨人喜欢。
一天,老人家唯一的一匹马跑到邻国去了,左邻右舍的人都来安慰他。没有想到,老人不但不难过,反而高兴地说:“丢掉一匹马,不一定是件坏事。”
谁知,过了几天,丢失的那匹马带了一匹好马回来了,人们听说后,又纷纷前来向他表示祝贺。老人却严肃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件好事。”众人听了,觉得这老人真古怪。
其实,更古怪的事还在后面。老人的儿子看到新来的好马,想骑上去试一试。哪知,马跑得太快了,他从马背上摔下来,一条腿残废了。众人再次来安慰老人,老人却一一安慰来人:“我并不难过,儿子伤了腿,也许是件好事。”果然,没几天,边塞爆发了战争,青壮年都被招上战场,由于战争激烈,时间又拖长了,几乎都没有人活着回来,而老人的儿子是残疾人,结果免遭灾难。
后来,成语“塞翁失马”往往和“安知非福”或“焉知祸福”连用,比喻暂时损失或受挫折,也许因此反得到好处。也比喻坏事有时会转变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