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见多怪
少: 与“多”相对。见识少,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源出东汉·牟融《理惑论》。
从前,有一个人,从来不知道世界上有骆驼这种动物。有一天,他在路上看见几只骆驼,不知是什么动物,看到它们背上长着两个大大的肉疙瘩,感到十分奇怪,忍不住大喊道:“哎呀,大家快来看哪!这几匹马到底怎么啦?它们的背怎么肿得那么高?”大家闻声赶来一看,原来是几只骆驼,背上两块大肉疙瘩是驼峰。
对这件事,牟子曰:“谚云: 少所见,多所怪,睹馲驼,言马肿背。”
“少见多怪”即由“少所见,多所怪”简化而来,现多用来嘲讽别人孤陋寡闻,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