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强中干
强: 强大,强壮。干: 干瘪,引申为空虚、虚弱。原指马貌似强壮、实则虚弱的情形。语出《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强中干。”
公元前645年,秦国出兵攻打晋国,晋惠公率军迎战。大夫庆郑看晋惠公所乘战车驾的是郑国马,便对晋惠公说:“古时凡祭祀和出征,必须乘骑本国出产的马。因为本国马听话懂事,熟悉道路,所以,使用起来能随人意。现在,您乘坐别国的马驾的车去迎击强大的敌人,如果这匹马临阵害怕,难免阵脚大乱而不听人指挥。这时,马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加快,狂躁不安,表面上看起来雄赳赳气昂昂,实际上却十分羸弱。您要它前进它不前进,您要它后退它又不后退,到那个时候,您一定要后悔的。”
晋惠公不听庆郑的劝告,仍然乘着由郑国出产的马所驾的战车出战。在交战中,那些马果然由于惊恐而不听驾驭,使得晋惠公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做了秦国的俘虏。
后“外强中干”用以泛指人或事物表面强有力,实则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