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老虎

2018-09-30 可可诗词网-词语故事 https://www.kekeshici.com

“纸老虎”脱胎于“纸糊锹”。“纸虎”一词源于民间口头语,大约是宋元时代的事情,它与俚语“纸糊锹”有血缘关系。这从杂剧、戏曲语言上可见佐证。

“纸糊锹”,实指不中用之物,隐喻男女争风场合缺少办法或能力。乔吉《水仙子·嘲少年》曲:“纸糊锹轻吉列枉折尖,肉膘胶干支刺有甚粘!”王晔《水仙子》曲:“有钱问甚纸糊锹,没钞由他古锭刀。”稍后成书的《水浒传》,有关情场描写完成了“锹”向“虎”的过渡。该书第二十四回写潘金莲与西门庆私通,武大郎来捉奸,西门庆钻入床底。潘金莲大骂西门庆:“闲常时,只如鸟嘴卖弄杀好拳棒,急上场时,便没些用,见个纸虎,也吓一跤。”《金瓶梅》第五回沿用此情节,妇人语略异:“你闲常时只好鸟嘴,卖弄杀好拳棒,临时便没些儿用,见了纸虎儿也吓一跤。”

在晚清时,封疆大吏岑春煊曾用“纸虎”一词设喻申明政见。1897年,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大清江山危机四起。岑氏拥兵据边,力主采取强硬政策。他借光绪帝召见之机,陈述“自强”“驱夷”政见,并出主意云:“请以纸虎为喻”,以昭国威;继云:“积弱本非一日,但以外貌庞然,各国不测深浅,未敢轻视。正如缚(fù,扎)纸为虎,虽不能搏噬,尚可借假形以戒百兽……乃一恫吓,即将海口割让……譬如纸虎被揭,威严尽失。”岑氏陈政语妙不待言,将外强中干的大清国剥去了伪装,切中时弊。这从一个侧面恰好证明“纸虎”一词在清末即含今义了。

1904年5月,陈独秀在《安徽俗话报》4期发表文章,内称:“那个腐败的俄鬼,不过是纸老虎,有什么畏惧他呢!”1922年12月,蔡和森在《向导》13期发表《革命的希腊》一文,内称英帝国主义和其代理人是“被民众已戳穿的纸老虎”。陈、蔡所说的“纸老虎”在中间加入“老”字,有人认为是前缀,实则不然,它是补充“纸虎”不中用的关键字眼。“老”(古音读神),侧逃也。畏强则侧逃。陈独秀精于训诂学,他是第一个将“纸虎”变成“纸老虎”的人。

现在人们常以“纸老虎”比喻某种政治势力或政权外强中干。

今日更新
  • [2018-09-30]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