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释义】 汉元帝时,宫女王嫱(字昭君)受命远嫁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终老于塞外。后世用作咏和亲的典故,也借以咏宫女和表现塞外乡愁。
【例句】 ①昭君此时怨画工,可怜明月光朦胧。(李如璧《明月》1081)诗咏望月思归。这里以昭君为一例,谓她于塞外对月而怨毛延寿。②昭君远嫁已多年,戎狄无厌不复和。汉兵候月秋防塞,胡骑乘冰夜渡河。(屈同仙《燕歌行》2122)这里借以反衬当今民族关系紧张,边塞面临侵扰。③昭君可惜嫁单于,沙场不远只眼前。(卢仝《听萧君姬人弹琴》4389)这里借以表现姬人所弹琴曲的音乐形象。④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李商隐《蝶》6158)这里以王昭君寻觅故里,比拟蝴蝶依恋芳草。⑤须知一种埋香骨,犹胜昭君作虏尘。(陆龟蒙《宫人斜》7217)宫人斜为宫人的埋葬地。作者用葬身塞外的王昭君为衬托,表示对宫人的同情。⑥置向汉宫图画里,入胡应不数昭君。(罗虬《比红儿诗》其六7625)这里以昭君作比,赞美杜红儿之美超过古人。
分享到:
【释义】 汉元帝时,宫女王嫱(字昭君)受命远嫁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终老于塞外。后世用作咏和亲的典故,也借以咏宫女和表现塞外乡愁。
【例句】 ①昭君此时怨画工,可怜明月光朦胧。(李如璧《明月》1081)诗咏望月思归。这里以昭君为一例,谓她于塞外对月而怨毛延寿。②昭君远嫁已多年,戎狄无厌不复和。汉兵候月秋防塞,胡骑乘冰夜渡河。(屈同仙《燕歌行》2122)这里借以反衬当今民族关系紧张,边塞面临侵扰。③昭君可惜嫁单于,沙场不远只眼前。(卢仝《听萧君姬人弹琴》4389)这里借以表现姬人所弹琴曲的音乐形象。④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李商隐《蝶》6158)这里以王昭君寻觅故里,比拟蝴蝶依恋芳草。⑤须知一种埋香骨,犹胜昭君作虏尘。(陆龟蒙《宫人斜》7217)宫人斜为宫人的埋葬地。作者用葬身塞外的王昭君为衬托,表示对宫人的同情。⑥置向汉宫图画里,入胡应不数昭君。(罗虬《比红儿诗》其六7625)这里以昭君作比,赞美杜红儿之美超过古人。
发布时间:2019-06-29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tsdg/202934.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