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融幼有异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
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按,此事亦见《三国志》卷十二《魏书·崔琰传》注引晋·司马彪《续汉书》。
【释义】 东汉末孔融幼慧,曾以通家(两家有世代交谊)的名义,拜访河南尹李膺。后世用作称美儿童早慧的典故,也用以表示两家有世交之谊。
【例句】 ①不是通家旧,频劳文举过。(李端《赠神童》3254)这里用孔融访李膺事,将赵神童比作孔融。②通家殊孔李,旧好即潘杨。(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才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五十韵以毕微志》3927)柳宗元是杨凭的女婿。这里活用孔融戏言“孔李通家”的故事,自谓和弘农公(杨凭)世代相好,关系非常亲密。
分享到:
【释义】 东汉末孔融幼慧,曾以通家(两家有世代交谊)的名义,拜访河南尹李膺。后世用作称美儿童早慧的典故,也用以表示两家有世交之谊。
【例句】 ①不是通家旧,频劳文举过。(李端《赠神童》3254)这里用孔融访李膺事,将赵神童比作孔融。②通家殊孔李,旧好即潘杨。(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才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五十韵以毕微志》3927)柳宗元是杨凭的女婿。这里活用孔融戏言“孔李通家”的故事,自谓和弘农公(杨凭)世代相好,关系非常亲密。
发布时间:2024-06-30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tsdg/203986.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