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列传》:魏王遣使者说赵,欲令尊秦为帝。鲁仲连对魏使新垣衍说:“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鲁仲连以书信助齐,“聊城乱,田单遂屠聊城。 归而言鲁连,欲爵之。鲁连逃隐于海上,曰:‘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释义】 战国时,齐人鲁仲连有高节,好出奇策,不愿做官。 他曾表示:如秦称帝,他将蹈东海死也不愿臣服于秦。他还曾以隐于海上的行动,逃避齐国对他的封爵。 后常用作仗义建功,逃避封赏的典故。
【例句】 ①鲁连所以蹈东海,古往今来称达人。 (李颀《行路难》1348)诗咏富贵难久、世态炎凉。 这里用鲁仲连逃封爵事以支持自己否定富贵的主张。②莫学仲连逃海上,田单空愧取聊城。(刘长卿《送卢侍御赴河北》1562)这里希望卢侍御圆满完成使命。 ③知爱鲁连归海上,肯令王翦在频阳。 (杨巨源《赠张将军》3723)这里说张将军有功成遁世的高风。 ④鲁连未必蹈沧海,应见麒麟新图画。 (鲍溶《淮南卧病闻李相夷简移军山阴以靖东寇感激之下因抒长句》5535)这里活用鲁仲连破聊城后逃避赏爵隐于东海事,谓李夷简已平定叛乱,不再需要鲁仲连来立功而逃赏。
分享到:
【释义】 战国时,齐人鲁仲连有高节,好出奇策,不愿做官。 他曾表示:如秦称帝,他将蹈东海死也不愿臣服于秦。他还曾以隐于海上的行动,逃避齐国对他的封爵。 后常用作仗义建功,逃避封赏的典故。
【例句】 ①鲁连所以蹈东海,古往今来称达人。 (李颀《行路难》1348)诗咏富贵难久、世态炎凉。 这里用鲁仲连逃封爵事以支持自己否定富贵的主张。②莫学仲连逃海上,田单空愧取聊城。(刘长卿《送卢侍御赴河北》1562)这里希望卢侍御圆满完成使命。 ③知爱鲁连归海上,肯令王翦在频阳。 (杨巨源《赠张将军》3723)这里说张将军有功成遁世的高风。 ④鲁连未必蹈沧海,应见麒麟新图画。 (鲍溶《淮南卧病闻李相夷简移军山阴以靖东寇感激之下因抒长句》5535)这里活用鲁仲连破聊城后逃避赏爵隐于东海事,谓李夷简已平定叛乱,不再需要鲁仲连来立功而逃赏。
发布时间:2024-09-07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tsdg/205975.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