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左传·昭公四年》:“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于路,己为虿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晋·杜预注:“谓子产重赋,毒害百姓。”
【释义】 虿尾即蝎尾,有毒。春秋时人用“虿尾”讽刺郑子产毒害百姓;“触虿尾”遂用来比喻受到毒害。
【例句】 ①曾经触虿尾,犹得凭熊轩。(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5960)这里以触虿尾喻指自己过去受到宰相李德裕排挤事。②悮曾公触尾,不敢夜循墙。(杜牧《除官归京睦州雨霁》5969)这里用触尾追述昔日受打击排挤事。
分享到:
【释义】 虿尾即蝎尾,有毒。春秋时人用“虿尾”讽刺郑子产毒害百姓;“触虿尾”遂用来比喻受到毒害。
【例句】 ①曾经触虿尾,犹得凭熊轩。(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5960)这里以触虿尾喻指自己过去受到宰相李德裕排挤事。②悮曾公触尾,不敢夜循墙。(杜牧《除官归京睦州雨霁》5969)这里用触尾追述昔日受打击排挤事。
发布时间:2019-07-0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tsdg/206605.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