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韩非子》卷三《十过》:“公曰:‘清徵可得而闻乎?’师旷曰:‘不可,古之听清徵者皆有德义之君也,今吾君德薄,不足以听。’平公曰:‘寡人之所好者音也,愿试听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音中宫商之声,声闻于天。平公大悦,坐者皆喜。”
【释义】 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应晋平公之请,鼓琴奏清徵之调,有十六只玄鹤飞来,列队而舞。
【例句】 ①琴乌曲怨愤,庭鹤舞摧颓。(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2562)这里用曲怨鹤舞为下文叙流离之苦起兴。②鹤舞月将下,乌啼霜正繁。(李端《送从兄赴洪州别驾兄善琴》3254)这里用鹤舞喻指作者的从兄以鼓琴告别。
分享到:
【释义】 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应晋平公之请,鼓琴奏清徵之调,有十六只玄鹤飞来,列队而舞。
【例句】 ①琴乌曲怨愤,庭鹤舞摧颓。(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2562)这里用曲怨鹤舞为下文叙流离之苦起兴。②鹤舞月将下,乌啼霜正繁。(李端《送从兄赴洪州别驾兄善琴》3254)这里用鹤舞喻指作者的从兄以鼓琴告别。
发布时间:2024-11-14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tsdg/207096.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