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

        【出典】 《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阳也。”(据《艺文类聚》卷一引)《后汉书·天文志上》南朝梁·刘昭注引张衡《灵宪》:“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释义】 古代神话传说云,月中有蟾蜍。后世用作咏月的典故。
        【例句】 ①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杜甫《月》2407)这里以蟾代月,谓月入银河而光不没。②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2530)这里用蟾蜍倾喻指月已斜落。③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杜甫《月》2532)这里以蟾蜍喻月,谓月影随身。④但惊飞熠熠,不记改蟾蜍。(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裴然之作三十韵》2563)这里用“改蟾蜍”指月亮圆缺变化。 ⑤蟾蜍同汉月,䗖异秦桥。(顾况《送从兄使新罗》2958)这里说海外所见之月仍是同一个汉家之月。⑥云里蟾钩落凤窝,玉郎沉醉也摩挲。(夏侯审《咏被中绣鞋》3352)这里以蟾钩代弯月,用来比喻绣鞋。⑦几回鸿雁来又去,肠断蟾蜍亏复圆。(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一拍》3452)用蟾蜍称月,谓月亮不断圆亏,令人肠断。⑧练色临窗牖,蟾光霭户庭。(徐敞《圆灵水镜》3591)这里以蟾光称月光。⑨回首看云液,蟾蜍势正圆。 (张聿《圆灵水镜》3592)这里以蟾蜍代月。⑩别来如昨日,每见缺蟾兔。(权德舆《祇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3676)这里以“缺蟾兔”指月缺。(11)碧空蟾魄渡,清禁漏声残。(莫宣卿《百官乘月早朝听残漏》6554)这里以“蟾魄”代称月亮,扣题中的“乘月”,点明早朝的时间极早。(12)熠耀游何处,蟾蜍食渐残。 (李群玉《中秋维舟君山看月二首》其二6592)这里以“蟾蜍”称月,做“食”的主语。两句说月色渐明,萤火已显不出光辉。(13)扬光输蚌蛤,奔月恨蟾蜍。(李群玉《龟》6595)这里“恨蟾蜍”点明龟不能上天。(14)远望孤蟾明皎皎,近闻群鸟语啾啾。(寒山诗9078)这里以“孤蟾”喻指明月,用来同群鸟相对。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7-04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tsdg/207885.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