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见“攀桂2”条。
【释义】 见“攀桂2”条。
【例句】 ①佩兰长坂上,攀桂小山前。(杜淹《寄赠齐公》435)这里指隐居。②独知小山桂,尚识大罗天。(杨炯《游废观》614)这里借“小山桂”来描写废观的荒凉景象。③小山迷隐路,大块切劳生。(骆宾王《早发淮口望盱眙》858)这里以小山借指作者登程前所在之淮口。④时攀小山桂,共挹大王风。(张易之《侍从过公主南宅侍宴探得风字应制》868)作者侍宴于公主宅,这里以淮南王宴客之地比拟侍宴之地。⑤小山桂树比权奇,上林桃花况颜色。(乔知之《羸骏篇》876)这里用“小山桂树”比拟所咏羸骏之珍异。⑥小山宜大隐,要自望蓬莱。(储光羲《安宜园林献高使君》1390)这里将小山作为招隐地比拟安宜园林。⑦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李白《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1768)这里是说丹丘子构宅隐居。⑧遥知小山桂,五马待邀欢。(权德舆《送梁道士谒寿州崔大夫》3640)这里以“小山桂”喻指崔大夫接待宾客之地。⑨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刘禹锡《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4040)这里以攀小山桂比喻李相公暂归田园。⑩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4113)这里举《招隐士》(小山词)作为前朝旧曲的一个代表作品。(11)秋吟小山桂,春醉后堂萱。(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6235)这里借以追述二人曾在一起赋诗。
分享到:
【释义】 见“攀桂2”条。
【例句】 ①佩兰长坂上,攀桂小山前。(杜淹《寄赠齐公》435)这里指隐居。②独知小山桂,尚识大罗天。(杨炯《游废观》614)这里借“小山桂”来描写废观的荒凉景象。③小山迷隐路,大块切劳生。(骆宾王《早发淮口望盱眙》858)这里以小山借指作者登程前所在之淮口。④时攀小山桂,共挹大王风。(张易之《侍从过公主南宅侍宴探得风字应制》868)作者侍宴于公主宅,这里以淮南王宴客之地比拟侍宴之地。⑤小山桂树比权奇,上林桃花况颜色。(乔知之《羸骏篇》876)这里用“小山桂树”比拟所咏羸骏之珍异。⑥小山宜大隐,要自望蓬莱。(储光羲《安宜园林献高使君》1390)这里将小山作为招隐地比拟安宜园林。⑦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李白《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1768)这里是说丹丘子构宅隐居。⑧遥知小山桂,五马待邀欢。(权德舆《送梁道士谒寿州崔大夫》3640)这里以“小山桂”喻指崔大夫接待宾客之地。⑨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刘禹锡《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4040)这里以攀小山桂比喻李相公暂归田园。⑩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4113)这里举《招隐士》(小山词)作为前朝旧曲的一个代表作品。(11)秋吟小山桂,春醉后堂萱。(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6235)这里借以追述二人曾在一起赋诗。
发布时间:2024-09-2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tsdg/208534.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