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释义】 《庄子》寓言中的河伯见到北海,才感到自己的藐小,自称“见笑于大方之家(懂得大道的人)”。
【例句】 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滨。(刘禹锡《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3982)这里化用《秋水》篇意,以大方同杯水滨对比,说明同广阔的宇宙相比,个人视野所见极为狭小。
分享到:
【释义】 《庄子》寓言中的河伯见到北海,才感到自己的藐小,自称“见笑于大方之家(懂得大道的人)”。
【例句】 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滨。(刘禹锡《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3982)这里化用《秋水》篇意,以大方同杯水滨对比,说明同广阔的宇宙相比,个人视野所见极为狭小。
发布时间:2023-02-21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tsdg/208548.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