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

        【出典】 《文选》卷四十五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唐·李周翰注:“《下里》《巴人》,下曲名也;《阳春》《白雪》,高曲名也。”
        【释义】 “曲高和寡”指曲调越高雅,能应和的人就越少,宋玉借以比喻自己卓然不凡。后世用作称美诗作高雅的典故,也用以喻指清高自赏。
        【例句】 ①曲高弥寡和,主善代为师。(张说《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970)这里借以称赞崔光禄诗篇高雅。②长跪读书心暂缓,短章投我曲何高。(独孤及《喜辱韩十四郎中书兼封近诗示代书题赠》2776)这里以曲高赞颂韩郎中所示近诗。③曲高惭和者,惆怅闭寒城。(郎士元《酬萧二十七侍御初秋言怀》2789)这里用曲高称美萧侍御的《初秋言怀》之作。④闲吟寡和曲,庭叶渐纷纷。(耿��《酬张少尹秋日凤翔西郊见寄》2994)这里以“寡和曲”代阳春白雪,称颂张少尹所寄诗作。⑤唱高知和寡,小子斐然狂。(杜牧《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5957)这里称颂“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诗为高雅的佳作。⑥寡和真徒尔,殷忧动即来。(李商隐《江亭散席循柳路吟》6148)这里以“寡和”为喻,自伤不获知遇。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11-0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tsdg/211137.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