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见“竹林会”条。 【释义】 三国魏时有竹林七贤,经常游宴于竹林,其地点在嵇康寓居的河内山阳县(治所在今河南修武县西北)。后世以“山阳会”喻指友朋宴集;因“七贤”中有阮籍叔侄,也用“山阳会”喻指包括叔侄在内的集会。 【例句】 ①未展山阳会,空留...
【出典】 见“望夫山”条。 【释义】 见“望夫山”条。 【例句】 愿作山头似人石,丈夫衣上泪痕深。(刘损《愤惋诗三首》其二6909)这里以弃妇口吻,用“山头似人石”作衬托,点明自身遭遇尚不如望夫成石的女子。...
【出典】 见“蚨母”条。 【释义】 见“蚨母”条。 【例句】 ①君臣药在宁忧病,子母钱成岂患贫。(许浑《赠王山人》6103)这里用“青蚨”典,表现王山人有道术。②子母钱征笑,西南月借嚬。(吴融《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7869)这里以“子母钱”喻指大量钱财...
【出典】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子犯以璧授公子(重耳)曰:‘臣负羁絏,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于河。” 【释义】 春秋时,晋臣子犯对重耳讲,自己在追随重耳出亡过程中有许...
【出典】 《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附《山简传》:山简字季伦。永嘉三年出为征南将军,镇襄阳。“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茗艼无所知...
【出典】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向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也。隐居不仕,性尚中和,好通《老》、《易》。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馀。王莽大司空王邑辟之,连年乃至,欲荐之于莽,固辞乃止……建武中,男女娶嫁既毕,敕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
【出典】 《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 【释义】 “山公启事”原指晋吏部尚书山涛甄拔人物所作评语,后世用此典表示举荐人才慎重积极。 【例句】 ①本谓山公启,而...
【出典】 《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传》附《崔瑗传》:“瑗高于文辞,尤善为书、记、箴、铭”。参见“子玉”条。《文...
【出典】 《晋书》卷八十九《忠义传·嵇绍传》:“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郤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及发诏徵之,起家为秘书丞。” 【释义...
【出典】 《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传》附《崔瑷传》:“瑗字子玉,早孤,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六日七分。诸儒宗之。”“举茂才,迁汲令。……迁济北相。”“瑗高于文辞,尤善为书、记、箴、铭,所著赋、碑、铭、箴、颂……凡五...
【出典】 见“山涛”条。 【释义】 见“山涛”条。 【例句】 ①山公昨夜事,应见此时情。(刘太真《贡院寄前主司萧尚书听》2841)这里以山公喻指前主司萧尚书。②自得山公许,休耕海上田。(崔峒《扬州选蒙相公赏判雪后呈上》3341)这里以山公喻指所呈相公。...
【出典】 《南史》卷七十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永明十年,“上表辞禄”,“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梁)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参见“陶隐居”条。...
【出典】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国魏·何晏集解:“马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 【释义】 《论语》反复以“子曰”发端,记述孔子的言论;后因用“子曰”指儒家圣人的教导。 【例句】 率赋赠远言,言惭非子曰。(贾岛《赠智朗...
【出典】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时雄校书天禄阁上,治狱使者来,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从阁上自投下,几死。” 【释义】 汉代文学家扬雄(字子云》曾校书天禄阁,后因以“子云阁”代称宫内校理书籍的殿阁。 【例句】 东望安仁省,西临子云阁。(上官仪《...
【出典】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释义】 庄子以山木设喻,说明无用之材可以长寿。后世用“山木”喻指不用世的人或不成才的人。 【例句】 ①岂...
【出典】 见“扬雄宅”条。 【释义】 见“扬雄宅”条。 【例句】 ①草生元亮径,花暗子云居。(王绩《田家三首》其一478)这里以扬雄宅喻指自己的乡间宅舍。②子云应寂寞,公叔为吹嘘。(张九龄《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607)这里是表示甘于寂寞。③朝忆相如台,...
【出典】 《玉台新咏》卷十《古绝句四首》其一:“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 【释义】 古绝句用“山上复有山”隐含“出”字,后人仿用“山上山”表现外出的意思,以增加诗文的迂曲之趣。 【例句】 三径何寂寂,主人山上山。(独孤及《与韩侍御同寻李七舍人不遇题...
【出典】 《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传上》:“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召雄待诏承明之庭。”参见“扬雄赋”、“扬雄未迁”条。 【释义】 子云为汉代文学家扬雄之字,他工于作赋,曾侍从汉成帝游猎,任郎官,历仕成、哀、平...
【出典】 见“啼血”条。 【释义】 见“啼血”条。 【例句】 鸟声有悲欢,我爱口流血。(刘驾《苦寒吟》6775)这里以“口流血”代称杜鹃,杜鹃啼声悲苦,用以点明心情。...
【出典】 《世说新语·赏誉》:“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写(泻)水,注而不竭。’” 【释义】 悬河泻水意为河水直泻而下。晋时,王衍用以比喻郭象(子玄)善于议论,出言滔滔不绝。后世用作称颂人健谈的典故。 【例句】 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辨口如悬河。(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