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姬

【出典】 《文...

瑶树2

【出典】 《世说新语·赏誉》:“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释义】晋王戎赞赏王衍,曾以“瑶林琼树”相比。后世用作称赏人品高洁的典故。 【例句】 瑶树忽倾沧海里,醉乡翻在夜台中。(李群玉《哭郴州王使君》6597)这里化用王戎语...

耦耕

【出典】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参见“沮溺”条。 【释义】 《论语》记述孔子遇到两个隐士在一起种田,有二人“耦而耕”之语;后世因用“耦耕”代指隐居事农。 【例句】 谁借楚山住,年年事耦耕。(皎然《兵后与故人别予西...

缩地

【出典】 晋·葛洪《神仙传》卷五《壶公》:“(费长)房有神术,能缩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复舒如旧也。” 【释义】 传说东汉人费长房有神术,能使千里地脉缩于眼前。后世用作咏道术之士的典故,也常借以表现超越行程迅速抵达远方的愿望。 【例句】 ①缩地黄...

瑶树1

【出典】 《淮南子·地形训》:昆仑“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琁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东,绛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 【释义】 瑶树为传说中长于仙山的异树,诗文中常借以咏仙境。 【例句】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陈子昂《感遇诗三...

瑶草

【出典】 汉·东方朔《东方大中集·与友人书》:“不可使尘网名缰拘锁,怡然长笑,脱去十洲三岛,相期拾瑶草,侍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 【释义】 瑶草为传说中的仙草,诗文中常用以表现仙境。 【例句】 ①闲寻白鹿眠瑶草,暗摘红桃去洞天。(刘威《赠道者》6526)这...

骢马

【出典】 见“避骢”条。 【释义】 见“避骢”条。 【例句】 ①果乘马骢发嚣书,复道郎官禀纶诰。(骆宾王《畴昔篇》836)这里借以追述自己受到诬陷获罪,谓御史举奏其事。② 骢马刑章峻,苍鹰狱吏猜。(骆宾王《幽系书情通简知己》862)这里借以追叙御史无情陷己加...

瑶池

【出典】 《穆天子传》卷三:“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母。……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 【释义】 瑶池为古代神话中神仙居住之地,西王母曾在这里宴请远道而来的周穆王。诗文中常借以咏游仙,也用来比喻宫廷游宴之地。 【例句】 ①周王久谢...

骢子换

【出典】 见“骏马换妾”条。 【释义】 见“骏马换妾”条。 【例句】 豹钱骢子能擎举,兼著连乾许换元。(段成式《戏高侍御七首》其七6770)这里借爱妾换马故事以戏高侍御,表示要换他的爱妾。...

熊罴兆

【出典】 见“梦熊”条。 【释义】 见“梦熊”条。 【例句】 ①直钩犹逐熊罴起,独是先生真钓鱼。(黄滔《严陵钓台》8132)这里用姜子牙因文王梦熊而起于垂钓事,借以反衬严子陵坚持隐居不仕的情操之可贵。②熊罴先兆庆垂休,天地氤氲瑞气...

瑶华

【出典】 《楚辞·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东汉·王逸注;“瑶华,玉华也。” 【释义】 瑶华,古代传说中吃了可以长寿的花。《九歌·大司命》中有折瑶华以遗离居的吟咏。后常借瑶华作为赠离人以慰相思的典故。 【例句】 ①碧潭去已远,瑶...

熊罴2

【出典】 《尚书·周书·牧誓》:“勗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尚书·周书·康王之诰》:“昔君文武……信用昭明于天下,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旧题汉·孔安国传:“言文武既圣则亦有勇猛如熊罴之士、忠一不二心之臣,共安治王家。...

瑶台2

【出典】 《淮南子·本经训》:“晚世之时,帝有桀纣,为璇室、瑶台、象廊、玉床。”东汉·高诱注:“璇、瑶,石之似玉,以饰室台也。”汉·刘向《新序》卷六《刺奢》:“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 【释义】 夏桀为了享乐,曾建瑶台。后世常以瑶台代指宫廷宴乐之所。...

熊罴1

【出典】 见“非熊”条。 【释义】 见“非熊”条。 【例句】 ①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2491)这里以周文王得吕尚比拟崔公辅被元戎所用。②熊罴载吕望,鸿雁美周宣。(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2513)这里用“非熊”典,以...

瑶台1

【出典】 旧题晋·王嘉《拾遗记》卷十《昆仑山》:“昆仑山有昆陵之地,其高出日月之上。山有九层……第九层山形渐小狭,下有芝田蕙圃,皆数百顷,群仙种耨焉。傍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 【释义】 瑶台为神话中昆仑山上的台,高出日月,上居神仙。诗...

缝囊

【出典】 《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步骘传》:“骘前后荐达屈滞,救解患难,书数十上。……”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录》云:“骘表言曰:‘北降人王潜等说,北相部伍,图以东向,多作布囊,欲以盛沙塞江,以大向荆州。夫备不豫设,难以应卒,宜为之防。’权曰:‘此曹衰...

熊虺食人魂

【出典】 《楚辞·招魂》:“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东汉·王逸注:“言复有雄虺,一身九头,往来奄忽,常喜吞人魂魄,以益其心,贼害之甚也。” 【释义】 熊虺是古代传说中的九头巨蛇,喜吃人的魂魄。 【例句】 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李贺《公无出...

缝掖贵

【出典】 见“王符缝掖”条。 【释义】 “缝掖”是儒者之服,也用以代指儒士。东汉人皇甫规鄙视买官的俗吏,尊重儒生王符,当时有“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之语。后世用作尊重儒生的典故。 【例句】 ①乃知缝掖贵,今日对诸侯。(高适《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郑...

熊轼

【出典】 《后汉书》志二十九《舆服志上》:“公、列侯安车,朱班轮,倚鹿较,伏熊轼,皂缯盖,黑轓,右騑。” 【释义】 汉制,公与列侯之车以伏熊为轼(车前横木)。后世用作咏公卿及地方长官的典故。 【例句】 ①熊轼巴陵地,鹢舟湘水浔。(尹懋《秋夜陪张丞相赵侍御游...

翠帽

【出典】 《文...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