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楚辞·九歌·湘君》:“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释义】 《湘君》中,有湘夫人因湘君失约而怨忿弃佩的描写。 【例句】 潘赋登山魂易断,楚歌遗佩怨何穷。(王初《书秋》5558...
【出典】 见“千金酬一饭”条。 【释义】 见“千金酬一饭”条。 【例句】 曹卿礼公子,楚媪馈王孙。(张说《南中别王陵成崇》952)这里以韩信自比,自述在困境中受到友人接济,对友人表示感激之情。...
【出典】 《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唐·成玄英疏:“楚越迢递,相去数千,而于一体之中,起数千之远。” 【释义】 楚越,春秋战国时两国名,比喻相距遥远。 【例句】 ①同衾成楚越,别岛〔凫〕类胡秦。(陈子昂《合州...
【出典】 见“良史”条。 【释义】 春秋时,楚国有史臣名倚相,以熟读古籍著名。后世用作咏史臣的典故,也用来比喻饱学之臣。 【例句】 记事还同楚倚相,传经远自汉扶阳。(权德舆《送韦行军员外赴河阳》3632)这里以“楚倚相”比拟韦行军员外博学多识。...
【出典】 《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于太子建。”“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王……使人召二子,……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伍胥贯弓执矢向使者,使者不敢进,伍胥...
【出典】 《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韩非子》卷二《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释义】 春秋时,楚灵王好细腰,臣民竞为细腰投其所好。后世用作咏楚宫...
【出典】 三国·邯郸淳《笑林》:“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皇也。’路人曰:‘我闻有凤皇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十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惶恤其金,惟恨不得以献耳。国人传之,...
【出典】 汉·刘向《说苑·指武》:“秦昭王中朝而叹曰:‘夫楚剑利,倡优拙。夫剑利则士多僄悍;倡优拙,则思虑远也。吾恐楚之谋秦也。’” 【释义】 楚剑以锋利著名,后以楚剑喻指利剑,进而转喻有抱负的人。 【例句】 楚剑期终割,随珠惜未弹。(耿湋《晚登虔州即事...
【出典】 见“钟仪琴”条。 【释义】 见“钟仪琴”条。 【例句】 ①寂寥伤楚奏,凄断泣秦声。秦声怀旧里,楚奏悲无已。(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830)这里借以自述异乡愁绪。②自悯秦冤痛,谁怜楚奏哀。(骆宾王《幽系书情通简知己》862)这里借以自述被幽系的愁...
【出典】 见“荷衣”条。 【释义】 战国时楚人屈原在《离骚》中自称将穿上荷衣,荷衣因而又被称为楚服 【例句】 魏朝难接采,楚服但同披。(李峤《荷》716)这里以“楚服”代称“荷衣”,借以切题。...
【出典】 《楚辞·招魂》句尾多用“些”字,如“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 【释义】 “些”音suo,是语尾语气词。楚人所用。《楚辞·招魂》用“些”作语尾最早最多,后人遂以“楚些歌”称《招魂》。 【例...
【出典】 见“接舆”条。 【释义】 见“接舆”条。 【例句】 ①念与楚狂子,悠悠白云期。(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六》894)这里用“楚狂典”,表示有游仙之想。②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1773)这里以楚狂接舆自比,自述隐居不...
【出典】 《左传·僖公四年》:齐桓公伐楚,管仲责楚使臣曰:“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仲父曰:‘必不得已,楚之菁茅不贡于夫子三年矣,君不如举兵为天子伐楚。’” 【释义】 春秋时,楚国曾向周王室进贡菁茅...
【出典】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
【出典】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子木)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声子)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晋·杜预注:“言楚亡臣多在晋。” 【释义】 春秋时公孙归生(声子)谈到楚国人才外流,有“楚...
【出典】 见“息妫”条。 【释义】 见“息妫”条。 【例句】 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李白《望夫石》1889)这里将望夫石同不说话的息夫人相比拟。...
【出典】 《孔子家语》卷二《致思》:“楚昭王过江中,有物大如斗,圆而赤,直触王舟。舟人取之。王大怪之,遍问群臣,莫之能识。使使聘于鲁,问孔子。孔子曰:‘此所谓萍实者也,可割而食之。吉祥也。唯伯者为能获焉,使者反,王遂食之,大美。” 【释义】 古代传说,楚昭...
【出典】 《战国策》卷十四《楚策一》:“楚人不胜,通侯、执珪死者七十余人。” 【释义】 楚珪即楚执珪,为春秋时楚国爵位名。后常用以借指朝廷重臣。 【例句】 楚珪班序未为轻,莫惜良途副圣明。(罗隐《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7589)这里借“楚珪”表明裴庶子所任...
【出典】 见“越吟”条。 【释义】 见“越吟”条。 【例句】 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珪。(杜甫《卜居》2498)这里用庄舄越吟典自述有故乡之思。...
【出典】 《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东汉·王逸注:“言湛湛江水浸润枫木,使之茂盛,伤己不蒙君惠而身放弃,曾不若树木得其所也。” 【释义】 《招魂》中有望见江边枫树繁茂而倍觉伤感的吟咏,后常用以寄托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