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帽2

【出典】 《汉书》卷九十三《佞幸传·邓通传》:“邓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船为黄头郎。”唐·颜师古注:“濯船,能持濯行船也。土胜水,其色黄,故剌船之郎皆著黄帽,因号曰黄头郎也。” 【释义】 汉时,船夫习戴黄帽,有黄头郎之称;后因以黄帽代称船夫。 【例句】 南...

黄帽1

【出典】 《隋书》卷九《礼仪志四》:“都下及外州人年七十已上,赐鸠杖黄帽。” 【释义】 隋礼,对年七十以上的老人,有时敕赐鸠杖黄帽。 【例句】 黄帽映青袍,非供折腰具。(杜甫《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2289)这里以“黄帽”表现郑司户(虔)年高。...

黄琬对日

【出典】 《后汉书》卷六十一《黄琼传》附《黄琬传》:“琬字子琰。少失父。早而辩慧。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

黄琼

【出典】 《后汉书》卷六十一《黄琼传》:“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永兴元年,迁司徒,转太尉,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梁冀既诛,琼首居公位,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徙者十余人,海内由是翕然...

黄绶

【出典】 《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汉书》卷八十三《朱博传》:“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唐·颜师古注:“丞尉职卑皆黄绶。” 【释义】 汉制,官吏秩比二百石以上至...

黄绮

【出典】 见“四皓”条。 【释义】 “黄绮”为四皓中的夏黄公与绮里季的合称,唐诗文中常作为四皓的代称,并用作咏隐士的典故。 【例句】 ①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王维《送李太守赴上洛》1289)四皓曾隐居商洛地肺山,其地在上洛郡。这里用四皓事以切合李太守...

黄雀徙巢

【出典】 《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上《五行志中之上》:“成帝时歌谣又曰:‘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桂,赤色,汉家象。华不实,无继嗣也。王莽自谓黄象,黄爵巢其颠也。” 【释义】 汉成帝时有“黄雀(黄爵)巢桂颠”...

黄雀报

【出典】 见“衔环”条。 【释义】 见“衔环”条。 【例句】 ①灵鸟酬德辉,黄雀报仁慈。(储光羲《上长史王公责躬》1382)这里借以自述报恩的心愿。②能衔任黄雀,亦欲应时明。(严维《奉试水精环》2916)这里用黄雀衔环事,以切咏水精环。③黄雀知恩在,衔飞亦上楼...

黄雀语

【出典】 南朝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卷三:《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疏:“范宁曰:公冶长行正获罪,罪非其罪。……别有一书名为《论释》,云公冶长从卫还鲁,行至二堺上,闻鸟相呼‘往清溪食死人肉...

黄雀哀

【出典】 《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黄雀)俯噣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醎,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夫雀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 【释义】...

黄绢

【出典】 《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黄屋

【出典】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附《子婴》:“子婴度次得嗣,冠玉冠,佩华绂,车黄屋,从百司,谒七庙。”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蔡邕曰:“黄屋者,盖以黄为里。”《史记》卷一一八《淮南厉王长列传》:“(淮南王长)居处无度,为黄屋盖乘舆,出入拟于天子。”...

黄祖不容

【出典】 见“遭江夏”条。 【释义】 见“遭江夏”条。 【例句】 ①遐思祢衡才,令人怨黄祖。(李群玉《汉阳春晚》6580)作者远望鹦鹉洲追怀祢衡。这里以“怨黄祖”对祢衡才高被杀表示不平。②黄祖不怜鹦鹉客,志公偏赏麒麟儿。(李山甫《赴举别所知》7365)这里用...

黄宪万顷

【出典】 《后汉书》卷五十三《黄宪传》:“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世贫贱,父为牛医。……太守王龚在郡,礼进贤达,多所降致,卒不能屈宪。郭林宗少游汝南,先过袁阆,不宿而退;进往从宪,累日方还。或以问林宗。林宗曰:‘奉高之器,譬诸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

黄宪

【出典】 《后汉书》卷五十三《黄宪传》:“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世贫贱,父为牛医。颍川荀淑至慎阳,遇宪于逆旅,时年十四,淑竦然异之,揖与语,移日不能去。谓宪曰:‘子,吾之师表也。’既而前至袁阆所,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宪初举孝廉...

黄阁

【出典】 东汉·卫宏《汉旧仪》卷上:“丞相车黑两轓……听事阁曰黄阁,无钟铃。”《宋书》卷十五《礼志二》:“三公黄阁,前史无其义。史臣按……夫朱门洞启,当阳之正色也。三公之与天子,礼秩相亚,故黄其阁,以示谦不敢斥天子,盖是汉来制也。” 【释义】 汉丞相听...

黄庭诀

【出典】 《旧唐书》卷四十七《经籍志下》:“《老子黄庭经》一卷。” 【释义】 《老子黄庭经》,简称《黄庭经》,为道教经书。唐诗中用作咏仙家、道者的典故。 【例句】 ①岂知黄庭客,仙骨生不成。(孟郊《伤哉行》4180)作者追求功名受挫,这里用“黄庭客”称求仙...

黄须儿

【出典】 《三国志》卷十九《魏书·任城威王彰传》:“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时鲜卑大人轲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太祖喜,持彰须曰:...

黄帝战蚩尤

【出典】 《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释义】 神话说,黄帝与蚩尤交战,曾有风伯、雨师与魃助战,魃造成天旱不雨。后世用...

黄帝四目

【出典】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力牧、常先、大鸿、神农……大山、稽鬼、臾区、封胡、孔甲等,或以为师,或以为将,分掌四方,各如己视,故号曰黄帝四目。”(据《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 【释义】 旧传黄帝能任用贤才,分掌四方,如自己的耳目,故有黄帝四目之说。...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