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诗经·小雅·出车》:“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汉·毛氏传:“简书,戒命也。邻国有急,以简书相告,则奔命救之。” 【释义】 《出车》有“畏此简书”语,谓出征者受到诫命的约束。后世用以比喻因公难返。 【例句】 ①简书虽有畏,身世...
【出典】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也。’...
【出典】 《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 【释义】 《庄子》以畏途指路有拦劫杀人之险途,后世用以喻指令人生畏的险途,也以表示社会秩序不安定。 【例句】 ①有名皆畏途,无事乃真鉴。(权德舆《奉送韦起居老舅百...
【出典】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释义】 张良、陈平劝汉王刘邦,曾用“养虎遗患”比喻放弃乘胜消灭项羽...
【出典】 《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释义】孔子认为少年人前途无量,有“后生可畏”之语。后世用作称颂少年人的典故。 【例句】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上李邕》1740)...
【出典】 见“尸乡翁”条。 【释义】 传说古代有祝鸡翁善养鸡,百余年后,升仙而去。后世用作隐士养鸡的典故。 【例句】 入云中兮养鸡,上山头兮抱犊。(王维《送友人归山歌二首》其一1263)这里借祝鸡翁事,描述友人在山中的隐居生活。...
【出典】 《晋书》卷四十九《嵇康传》:“以为神仙禀之自然,非积学所得,至于导养得理,则安期、彭祖之伦可及,乃著《养生论》。”“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 【释义】 三国魏名士嵇康曾撰《养生论》,他注意养生,结果却...
【出典】 见“天畏斯文坠”条。 【释义】 孔子被困于匡地,他认为自己身受天命,不担心匡人把自己怎样。后世用作不畏困厄的典故。 【例句】 故土虽怀赵,知天岂畏匡。(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下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来由谨...
【出典】 见“穿杨”条。 【释义】 养由基为古代的善射者,唐诗中用作咏射技的典故。 【例句】 齐观百步透短门,谁羡养由遥破的。(张建封《酬韩校书愈打球歌》3117)这里以养由基的射技反衬打球技艺高超,吸引观众。...
【出典】 《史记》卷一一○《匈奴列传》:“冒顿既立……遂侵燕、代。是时汉兵与项羽相距,中国罢于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强,控弦之士三十余万。” 【释义】 冒顿是匈奴强大时期的一个单于名,唐诗中多用以喻指塞外的部族领袖。 【例句】 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卢...
【出典】 《春秋纬·佐助期》:“汉相萧何,长七尺八寸,昴星精,生耳参漏,月角大形。”(据《初学记》卷一引) 【释义】 传说汉相萧何是应天上昴星而降,后世因以“昴降”作为颂扬显贵的典故。 【例句】 ①已觉地灵因昴降,更闻川媚有珠生。(韦庄《饶州余干县琵琶洲...
【出典】 见“采薇”条。 【释义】 殷逸民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蕨为食,终至饿死。后世用作坚守节操的典故。 【例句】 ①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三1684)这里借以表示反对洁身自守,...
【出典】 《诗经·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卯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汉·毛氏传:“总角,聚两髻也。” 【释义】 古时男女幼童,结发成髻,状如两角,称总角。唐诗中用以代指童年。 【例句】 呆呆自总角,不甘耕一。(皮日休《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
【出典】 见“犯斗槎”条。 【释义】 见“犯斗槎”条。 【例句】 ①厩马翩翩禁外逢,星槎上汉杳难从。(刘禹锡《逢王十二学士入翰林因以诗赠》4116)这里以“星槎上汉”喻指王十二自蓝田尉荣升翰林学士,表现王十二升迁之速,及自己钦佩之情。②殷勤莫碍星槎路,从...
【出典】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阳秋》:“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
【出典】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张良对曰:‘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三国魏·张晏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 【释义】 张良曾向汉王刘邦借箸(筷子)为汉王指画军...
【出典】 见“威...
【出典】 《战国策》卷二十五《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涕出?’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
【出典】 《后汉书》卷二《明帝纪》:“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 【释义】 东汉人有郎官上应星宿之说,后世因称郎官为星郎。 【例句】 ①星郎复何意,出守五溪边。(戴叔伦《渐至...
【出典】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唐·颜师古注“前席”曰:“渐迫近贾,听说其言也。”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