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感》 - 清·蒲松龄

2023-09-11 可可诗词网-历代哲理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清]蒲松龄

潦倒年年愧不才,春风披拂冻云开。

穷途已尽行焉往?青眼忽逢涕欲来。

一字褒疑华袞赐,千秋业付后人猜。

此生所恨无知己,纵不成名未足哀。

康熙二十四年(1685),当时著名的诗坛领袖、后任刑部尚书的王士禛(渔洋),因奔父丧归里。在居家服丧的几年中,曾去淄川西铺村毕家串亲访友,见到了正在毕宅设馆的蒲松龄。王对蒲的才学十分赞赏,对他正在写作中的《聊斋志异》也很感兴趣。那时,蒲松龄由于屡试不第而心情郁闷,加之不少人对他创作《聊斋》多有非议而使他深感知己难遇;现在,他竟然受到这位大名人的理解和赏识,心情非常激动,便写下了这首《偶感》。此诗的具体写成时间大约在康熙二十七年。

诗的首联与颔联写遇见王渔洋的激动心情。其中首联重于抒发氛围感受,颔联重在抒发内心感受。而无论是写氛围,还是写内心,作品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正当年年穷愁潦倒、怀才不遇的时候,忽然出现了冻云顿开、春回大地的大好辰光;正当自己穷途末路、不知何往的时候,忽然遇到了知音的赏识和器重,激动得几欲泪下。这两组对比,在氛围和心理上造成了一反一正的大起大落,极宜表现内心情感的急骤变化,表达那种绝处逢生的激动情绪。而诗人长期不被人理解的苦闷和忽遇知音的喜悦,也溢于言表。

颈联“一字褒疑华袞之赐,千秋业付后人猜”,一方面叙说对王渔洋赞赏自己感到无比荣耀,一方面表达自己对事业的坚定信念。“一字褒”用《春秋谷梁传》中“一字一褒,宠逾华袞之赐”的典故。疑,通“儗”比,类似。全语谓每一个字的褒奖赞誉都比赐给王公贵族的服装还要荣耀。诗人重知己胜于重富贵的思想,隐含于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此句决不是诗人出于虚荣心理,因为受到大人物的称赞而沾沾自喜,而是因为他的事业终于遇到了一个支持者,得到了一位知音。王渔洋作为一位大文学家,不但也很喜欢写作志异记怪的作品(如笔记小说集《池北偶谈》),而且精于文学创作的自身规律。他看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部分手稿后,曾以诗相赠,其中有“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的诗句,便一语中的地道出了《聊斋》的美学特征,这是蒲松龄之所以为遇到王渔洋而感到激动和荣幸的根本原因。这两位地位相差如此悬殊的人之所以会成为知己,也正是因为他们对文学有共同的理解、爱好和追求。还必须看到,诗人有自己远大的志向和强烈的事业心,这就是“千秋业付后人猜”的理性思考。猜,猜测,可引申为评论。蒲松龄认为,他所创作的《聊斋》乃是一项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千秋大业,它的成败得失和意义,应交与后人去讨论、去评价,而不能只看当代人怎样去褒贬是非。当然,作者这样说,主要是针对社会上许多不理解他的人而言的,并非轻视王渔洋的褒扬。诗人这种远大的抱负、坚定的信念和执着追求的精神,极为可贵。三百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他是完全正确的。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明确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见解;重知己尤重于声名。前一句“此生所恨无知己”,以以往岁月中未得知己的悲愤反衬此次得遇知己的难能可贵,对全诗起概括作用;后一句则把“成名”与“知己”放在人生的天平上作权衡,在明显的感情倾斜中表现了对“知己”的极大重视。蒲松龄是重视声名(包括功名)的,他为此几乎奋斗了一生;但是,他更重视友情——那种建立在共同志趣和追求基础上的知己之情。诗人为何如此重视知己呢?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知己难得,如果得到了,当然会极为珍惜。二是声名——特别是功名,可以给人带来威望、声誉乃至荣华富贵,但未必能带来真情实意。在尔虞我诈、互相戒备的封建社会,只有知己,才能互相倾吐心声,在相互理解中获得感情的寄托。这种无隐无间的感情生活,从空幻的“声名”中是很难得到的。此外,这也是由诗人高尚的人品所决定的。包括功名在内的声名毕竟是个人的事,而友情则已涉及别人,如果把个人的事置于别人之上,重声名而弃友情,则亦为诗人所不取。应该说,“此生所恨无知己,纵不成名未足哀”的诗句,既是诗人渴求知音的心灵呼唤,也是对扭曲人们精神生活的旧社会的有力控拆;而对于一切已经得到知音的人们来说,它也是一种具有哲理启迪的精神勉慰。

通过鲜明的对比,在跌宕转换中抒发激荡奔涌的感情,是这首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此外,作品在讴歌友情的同时,坦陈个人的抱负和为人准则,将“涕欲来”的激动心情与“千秋业付后人猜”的坚定信念、“华袞赐”的热烈情绪与“此生所恨无知己”的冷峻回顾统一在作品之中,相当完美地体现了情与理的有机结合。这是它的另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