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刘安唱歌

2022-08-26 可可诗词网-诗词释评 https://www.kekeshici.com

子夜新声何处传1悲翁更忆太平年2即今法曲无人唱已逐霓裳飞上天

【校记】

1.子,《全唐诗》一作“午”。

2.翁,《全唐诗》一作“歌”。

【注释】

[刘安] 中唐著名乐工,擅歌《子夜歌》。

[子夜] 《乐府诗集》卷四四“清商曲辞·子夜歌四十二首”:“《唐书乐志》曰:‘《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宋书·乐志》曰:‘晋孝武太元中,琅琊王轲之家有鬼歌子夜,殷允为豫章,豫章侨人庾僧虔家亦有鬼歌子夜。’殷允为豫章亦是太元中,则子夜是此时以前人也。《古今乐录》曰:‘凡歌曲终皆有送声,《子夜》以持子送曲,《凤将雏》以泽雉送曲。’《乐府解题》曰:‘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又有《大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变歌》,皆曲之变也。”宋之问《伤曹娘》:“《前溪》妙舞今应尽,《子夜》新歌遂不传。”

[悲翁] 顾况自称。 太平年,谓开元、天宝之世,即安史之乱前的太平盛世。

[法曲] 一种古代乐曲。东晋南北朝称作法乐。因其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原为含有外来音乐成分的西域各族音乐,后与汉族的清商乐结合,并逐渐成为隋朝的法曲。其乐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至唐朝又掺杂道曲而发展至极盛阶段。著名的曲子有《赤白桃李花》、《霓裳羽衣》等。《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志》:“初,隋有法曲,其音清而近雅,其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其声金、石、丝、竹以次作。隋炀帝厌其声澹,曲终复加解音。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棃园法部更置小部音声三十余人……开元二十四年,升胡部于堂上。而天宝乐曲,皆以边地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后又诏道调法曲与胡部新声合作。”唐白居易《江南遇天宝乐叟》:“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华清随至尊。”

[霓裳] 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法曲。为开元中河西节度使杨敬忠所献。初名《婆罗门曲》。经唐玄宗润色并制歌词,后改用今名。传说中亦有为唐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儿山及游月宫密记仙女之歌归而所作等说,虽荒诞不可信,但每被诗人搜奇入句。 唐刘禹锡《三乡驿楼伏睹玄宗女儿山》:“ 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元稹《法曲》:“明皇度曲多新态,宛转浸滛易沉着。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羽衣号天落。”宋李上交《近事会元》卷四“宋霓裳羽衣曲”:“《唐野史》云:‘明皇,开元中道人叶法善引上入月宫,时秋,上若凄冷,不能久留。回于天半,尚间仙乐。及归,但记其半曲,遂笛中写之,会西京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与其声调相符,遂以月中所闻为之散序,因敬述所进为曲身,名《霓裳羽衣曲》也。’又《杨妃外传》云:‘天宝四载七月,于凤凰园册女道士杨氏为贵妃,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注云:‘明皇三乡望女几山所作也。’又引刘禹锡诗云:‘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又小说云:‘术士罗公远导明皇入月宫闻之。’尤甚怪诞不足为证。上交尝闻明皇洞晓音律,必欲神其曲,谓得于天上也。或梦寐所成,亦非异事。若云形体升天,殆欺人也。女几回而作,近之矣。”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